若核战爆发,中国撑不住一小时?俄专家:中国一旦翻开底牌10分钟便可逆转,这话可不是空口吹牛,背后全是实打实的硬实力撑着。 美国人自己心里最清楚,他们怕的从来不是核弹头数量比不过别人。五角大楼去年的报告里就透着不安,说中国核武库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扩充,一年多时间里核弹头就多了一百多枚,现在至少有六百枚,2030年可能达到一千枚。 但即便如此,美国手里的核弹头还有三千七百多枚,数量上仍占优势。可他们为啥还焦虑?关键在于根本摸不清中国的核力量藏在哪、会从哪打过来。 水下的核力量藏得最深,也最让对手头疼。早年被外媒讥讽为“水下拖拉机”的094型核潜艇,如今早已脱胎换骨。央视军事频道前不久公开了094A最新改进型的画面,艇体变得光滑圆润,流水孔从三排减到一排,水下噪音降了一大截。 这款潜艇水下排水量能到一万一千吨,装着12具导弹发射筒,打出去的“巨浪-3”导弹射程能到一万一千公里,欧美大部分本土目标都在覆盖范围内。 更厉害的是新一代096型已经在路上,据说会改用泵喷推进系统替代老式螺旋桨,静音效果和潜深能力都能追赶上世界顶尖水平,还能携带16到20枚“巨浪-4”导弹,一次就能实现饱和打击。 这些核潜艇往深海一钻,谁也说不清在哪,这就是二次核打击的底气,哪怕本土遭了突袭,水下的杀器照样能给对手致命一击。 比起水下的隐蔽杀器,空中和陆地的打击力量同样让对手头疼。九三阅兵场上亮过相的东风-17、鹰击-21这些导弹,全是高超声速武器里的狠角色。 东风-17那独特的乘波体弹头可不是样子货,发射后能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飞行轨迹根本没法预判。鹰击-21则是双锥体设计,就像踩着滑板滑翔,速度能突破5倍声速。 军事专家都说,这是飞行器动力的第三次革命,对手的反导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 更关键的是,这些导弹能从海陆空不同平台发射,不管是固定的军事基地还是移动的航母,都能精准打击。长剑-1000巡航导弹更是能实现即时发射,对关键目标实施点穴式打击,让对手的防御体系顾此失彼。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的报告早就预测,到2035年中国可能拥有1500枚核弹头,核武库能和美俄平起平坐。但中国从来不是靠数量吓人,而是追求“藏得深、打得准、拦不住”。 美国那些反导系统,面对飘忽不定的高超声速导弹和找不到踪影的核潜艇,基本就是摆设。他们自己也承认,最忌惮的不是导弹数量,而是根本无法掌握中国核力量的部署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飞来反击。 中国一直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核力量本质上是防御性的。但防御不代表软弱,这些能藏在深海、能突破拦截的武器,就是最硬的盾牌。 真要是有人敢动核念头,以为能靠核打击快速结束战斗,那可就打错了算盘。水下的核潜艇随时能发起反击,陆地和空中的高超声速导弹十分钟内就能突破防线,所谓“撑不住一小时”的说法,纯粹是对中国核力量的无知。 更别说中国核力量的发展一直稳扎稳打,从094到096的核潜艇迭代,从东风-17到长剑-1000的导弹升级,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美军副参谋长安德鲁·格巴拉都承认,中国核力量在“现代化和多样化”,这恰恰说明中国的核威慑不是虚的。 那些散布“撑不住一小时”言论的人,要么是被过时信息误导,要么就是故意制造恐慌,根本没看清中国核力量的真实家底。 说到底,核战争没有赢家,但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保证,谁要是敢把核战强加过来,绝对得不到好下场。所谓十分钟逆转,靠的就是这种“你找不到、拦不住”的绝对威慑力,这才是中国能稳稳立足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