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当年的一个部门做变频器,觉得利润低没前途,于是放弃了。后来那波人,慢慢搞慢慢弄,开公司上市,也就有了现在的汇川技术。
2003年华为砍变频器业务,不是技术不行,是嫌利润低、难建高壁垒,不符合“三高”战略。但以朱兴明为首的团队没放弃,从被外资垄断的低端市场啃起,靠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硬生生拼出天地。
而华为也没浪费老本,当年电气部门的技术储备,后来全成了宝贝。通信电源融入5G基站,工业控制技术撑起火爆的数字能源业务,全球份额都排前列。
别纠结谁更牛,汇川的成功是细分赛道的胜利,华为的取舍是聚焦核心的智慧。企业哪有统一的成功模板,找准定位比啥都强。你觉得这种“分流”算不算科技圈的佳话?来聊聊~

任飞扬
这个我是有发言权的,变频器这东西国产没出来的时候我们都是用的进口或者台湾的,难点在于电源模块这一块,以前一个5kW的变频器电源模块坏了就要六七百,现在一个变频器只要六七百
用户10xxx47
从华为到汇川,中间漏了一段艾默生时期吧
用户10xxx19 回复 10-29 10:50
安圣电气
江大 回复 10-29 08:09
对。
论一
核心是怎么挣钱就做什么。
一箭逍遥 回复 10-29 07:43
当年的电力电子产业没有现在技术大多数依靠进口,而且应用都是普通部门认可度低,市场难
艾斯特利亚 回复 10-29 10:52
你以为国外不是快消品了?硬件寿命设计就是欧美带起来的,从最开始的灯泡寿命,到现在得手机电脑,都有这个影响
英哥
华为孕育了国内很多高科技公司
元宇宙
华为应该进入新药开发领域,加速新药开发上市,造福中国
生生不息-SAM 回复 10-29 08:51
这个赞成!医药需要华为的坚持!
用户11xxx66 回复 10-29 11:07
华为当初要是坚持做拖拉机也全球第一了
卷起千堆雪
资本的力量强大
凌云志 回复 10-29 08:18
你知道啥叫资本?毛还没长两根呢
果子狸
还有小米的安利模式,自研不香,利用别人的代工,整合他人现成的技术,在和平时期,实现大股东利润最大化。
用户91xxx44 回复 10-29 08:04
你这个不是安利模式,是双标模式。
zhao
变频器利润差?开玩笑吧,十来年前,一个工业用小小一个,三菱,东芝的,7,8千一个,估计材料成本就两三百块而已,虽然贵,但那时基本都是用三菱,东芝的,那时的国产品牌稳定性太差了,没有厂家敢用,所有的工业自动线,电梯,等等能动的级,必须要用到变频器加减速,基本全部都需要用到变频器,市场是很大的,利润也超级高[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猫咪的针线包 回复 10-29 08:38
那是没国产的利润高,你做了然后国产起来了就很低了吧,就是技术门槛不高,这种东西技术都是很成熟的
陪伴成长 回复 猫咪的针线包 10-29 09:54
规模小
向左向右
华为坂田基地前员工路过,华电就是后来的艾默生
阿白
技术储备,现在看可能没啥用单独看也没价值但以后某个产品或技术可能就需要用到比如航母上的揽绳
梧桐客
华为领引方向,一众企业深耕细分赛道,比如粗粮法务部,成功让中国专利局成为被告席常客
柒壹安客
这个没办法说,毕竟一家超大公司,不可能在所有涉足的细分赛道都保证决策和经营是准确有效的,有些放弃的孩子在外面成才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皆大欢喜??毕竟华为自己的业务也经营得很好~
xing Lee
留在华为有可能更平庸,没有这么大的成绩。华为也有大企业病的。他们一边扩张业务线一边收缩业务线,就是正常代谢来治疗大企业病。
上善若水
汇川现在做电机
统一 回复 10-29 09:48
电机电控,电控你就当是个变频器吧。
Money
宁德时代笑而不语。
向阳而行
这就像老师带学生,终究有学生成才
痛水果湖的木马
国产变频器里面,汇川还可以,我们用的台达的
~~荒~~
人家是做不到全球前三就会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