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 10月2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正式发布2025年第802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钛白粉)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未来五年内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每吨1148.72至1267.74美元的反倾销税。 先得说清楚,这钛白粉可不是啥冷门化学品,涂料、塑料、造纸这些日常产业都离不了,你家墙上的乳胶漆、手里的塑料水杯,里头大概率都有它。巴西这波操作,表面看是保护本土企业,实则藏着不少说不通的地方。 巴西给出的理由挺老套,无非是“中国货太便宜,冲击本地市场”。可海关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中国出口巴西的钛白粉才14.6万吨,只占全国总出口量的7.7%,连出口前十的份额都凑不齐。这点量想“倾销”到搞垮巴西本土产业?简直像拿根筷子撬保险箱,根本不现实。再说了,中国货便宜是真,但不是靠恶意降价,而是靠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生产能力,这是实打实的产业优势,跟倾销完全是两码事。 更有意思的是,喊着“被冲击”的巴西本土企业Tronox,自己的问题其实不小。巴西化工装置开工率常年就65%左右,天然气价格比美国贵三成,原料成本本来就居高不下。不去想怎么降本增效,反而把关税当“护身符”,这操作就像考试不及格怪同桌太努力,根本解决不了自身问题。 巴西可能没算明白一笔账:自己国内钛白粉自给率还不到55%,涂料、塑料行业的就业人口超80万。加征高额反倾销税后,原料价格肯定要涨,中小企业首先扛不住。去年二季度巴西刚搞反倾销试点,中国对巴出口量就骤降56%,可本土产能补不上,最后只能让下游企业买单,成本一层层转嫁下去,刷一套三房两厅的油漆都要多花200雷亚尔,倒霉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波冲击早有准备。龙佰、中信这些头部厂商去年就开始把货往越南、马来西亚分流,2025年上半年对拉美出货占比从25%降到12%,东南亚却从18%涨到37%,对冲得明明白白。印度之前也搞过反倾销,结果中国厂商通过第三国转口,出口量只跌了3%,没多久就恢复了。巴西这招,本质上只是给物流加了点麻烦,根本挡不住中国产品。 更讽刺的是,巴西一边对中国产品加税,一边还得依赖中国市场。2023年中巴双边贸易额都突破1700亿美元了,中国可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握手时藏着拳头”的操作,其实很伤合作诚意。中国的市场有的是选择,巴西想再找这么稳定的合作伙伴可不容易。 说到底,巴西这波反倾销更像场“自导自演的戏”。看似给中国企业设了坎,实则困住了自己的下游产业。中国钛白粉总产能都到605万吨了,全球市场份额摆在那儿,丢了巴西这7.7%的市场,大可以开拓中东、非洲这些新市场。反倒是巴西,等下游企业怨声载道,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得悄悄“开后门”,要么降税要么搞配额豁免,毕竟“官方嘴硬,身体很诚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巴西钢铁关税 墨西哥产品出口 巴西铁矿石出口 巴西商品认证 巴西印染化工展 巴西反倾销税 钛粉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