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雷斯时代将结束,美国硬抢秘书长职位,中方突然在联合国表态 古特雷斯即将到任告别联合国,下一任秘书长遴选拉开大幕,美国代表一番话暴露出野心,不仅要将自己人送上联合国舞台,而且试图将水搅混以此坐收渔利,奈何三大理事国铁定不同意,除我方和俄罗斯坚定但对于外,还有一国也不容忽视,届时美国除了生闷气别无他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任期眼看着就要走到头了,他从2017年上任,连任一次后将在2026年12月正式卸任,算下来也就剩一年多时间。最近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提议开了会,专门讨论2026年新秘书长选举的事儿,这一下算是把遴选的大幕彻底拉开了。 会议刚进入正题,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谢伊就抢先站了出来。他先是扯了一堆冠冕堂皇的空话,一会儿说“秘书长职位至关重要,必须以能力为核心选拔”,一会儿又强调“应该让所有地区集团的候选人都参与进来”,绕来绕去半天,最后才图穷匕见——直言美国自己也准备派人竞选这个职位。 这话一出口,会场里不少国家的代表都悄悄交换了眼神,谁都能听出这背后藏着的野心。 联合国秘书长这位置,从来都有个不成文的地域轮换规矩。这规矩说白了就是为了平衡各大洲的利益,避免被某个大国攥在手里当工具,而且通常会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或小国的人选。 上任秘书长潘基文来自亚洲的韩国,这一任古特雷斯是欧洲的葡萄牙,按顺序排下来,下一任本该轮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巴拿马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早就公开表态,希望拉美地区的领导经验能得到应有的认可。美国这会儿跳出来喊“打破限制”,明摆着是把拉美国家的利益抛到了脑后。 美国突然对这个职位这么上心,根子还是自身实力下滑闹的。以前它仗着军事实力和经济霸权,对联合国秘书长的位置压根没那么在意,想推行什么政策,绕开联合国搞单边操作都行。 可现在不一样了,全球格局变了,美国的影响力肉眼可见地往下滑,不少国际事务没了联合国的名头还真不好推进。 更关键的是,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美国想靠自己的力量遏制中国越来越吃力,就琢磨着把联合国变成自家的“传声筒”,让联合国的议程都围着美国利益转,比如削弱多边经贸机构、推行单边主义那套。 可美国的如意算盘刚打出来,就被泼了冷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会上直接顶了回去,明确表示遴选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地域轮换的传统,得充分听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见,绝对不能搞“大国一言堂”那套。 俄罗斯更是一点情面都没留,直接说美国这是在破坏联合国的基本运作规则,还放话称只要是违反惯例的候选人,俄方绝对不会认可。 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连向来和它在部分议题上有默契的法国都站了出来。法国代表公开表示,地域轮换是维护联合国代表性的关键支柱,要是连这个规矩都破了,联合国的公信力只会越来越差,以后谁还愿意相信这个国际组织。这一下,安理会五常里就有三个常任理事国摆明了不买美国的账。 按《联合国宪章》的规矩,秘书长人选得先过安理会这关,拿到推荐之后再由联大走程序任命。而五个常任理事国手里都攥着否决权,只要有一个国家说不,再好的候选人也得被刷下来。中俄法这三国态度这么坚决,美国就算把自己人吹上天,也过不了安理会的坎。 美国原本还想搅浑水,提议“邀请所有地区集团的候选人竞选”,想靠盟友多的优势堆出自己人。可这招根本没用,除了中俄法明确反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也不买账。不少非洲和亚洲国家的代表都私下表示,要是美国真把规矩破了,以后联合国就成了大国博弈的工具,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更没人听了。 其实美国自己也清楚这局面,可就是不甘心。这些年它在联合国里的小动作就没断过,一会儿拖欠会费,一会儿逼着联合国忽视某些地区的人道危机,早就把自己的口碑搞差了。现在想靠硬抢拿下秘书长职位,简直是异想天开。 眼看着各方都不松口,拉美国家的抗议声越来越大,连自己的欧洲盟友都含糊其辞,美国算是彻底没了辙。之前还蹦得挺欢的美国代表,后来在会上也没再敢提“美国参选”的茬。说白了,这事儿到最后,美国除了背地里生闷气,还真没别的办法。毕竟在联合国这地界,不是谁嗓门大、野心大就能说了算,规矩和多数国家的意愿才是真正的硬杠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