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谁先动的手?以色列咬定哈马斯在拉法地区袭击了以军部队,但问题是——拿不出

甘愿为孺子牛 2025-10-29 22:50:05

第一,是谁先动的手?以色列咬定哈马斯在拉法地区袭击了以军部队,但问题是——拿不出实实在在的证据。哈马斯坚决否认,加沙地带还有其他武装派别,比如杰哈德,以前以色列就经常“误判”,把账算到哈马斯的头上。双方各执一词。第二,就是遗体移交的争议,这才是真正的导火索。按照停火协议,哈马斯应该移交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遗体。哈马斯声称已经交还了17具,可以色列方面完全不认账:一具身份不符,另一具据称是2023年的遗骸,更离谱的是,28号当天移交的,竟然是两年前就已经下葬的平民!以色列因此怒斥哈马斯故意拖延、缺乏诚意。而哈马斯也是一肚子委屈,他们的理由很现实:加沙被炸成一片废墟,挖掘遗体急需的重型设备,你以色列又封锁了拉法口岸,根本运不进来。正因为这个死结,冲突的火苗再次被点燃。其实啊,这次停火破裂绝非偶然,背后是双方各自的盘算。 先说以色列这边。突然发动空袭,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军事上的威慑,甚至有消息说他们想借机扩大在加沙的控制范围,而且据说事先跟美国通过气;二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国内支持率持续下滑,通过强硬手段,可以转移矛盾,稳住自己的执政地位。哈马斯这边呢?推迟移交遗体,其实是一招精准反击。为什么这么说哈?既不至于引发以色列的全面报复,又能给对方施压,同时还能在国际舆论上博取一些同情分。不过他们确实也难:一方面,需要靠停火换取人道援助,维持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另一方面,又不能在以色列面前示弱,否则将失去在巴勒斯坦民众心中的威信。这种处境,真的是进退两难。那么,国际社会对此又是什么反应呢?最关键的美国,基本是默许的态度。以色列是在空袭之后才通知美方的,而美国副总统万斯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早就料到会这样”,称“停火还在延续”,这只是“小规模冲突”。这明显是延续了一贯偏袒以色列的立场,有美国撑腰,以色列自然底气十足。你看,连土耳其等国提出的国际部队部署方案,以色列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至于联合国、埃及这些传统的调解方,这回基本使不上劲。联合国除了呼吁停火,没有更强硬的手段;卡塔尔之前提出的后续方案,也因哈马斯要求联合国监督、以色列却坚持自主掌控而谈不拢。而埃及等这些国家的斡旋,在美国的态度和以色列的强硬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最后,必须提一提加沙的平民——他们,才是冲突中最惨的一方。停火期间,以色列的袭击其实并没有停止过,不少巴勒斯坦人无辜丧生。家园被毁、食不果腹、援助迟迟进不来…… 那接下来局势会怎么走?咱们分短期和长期来看。短期看,很可能是“低烈度冲突常态化”。双方都不想全面开战,以色列搞定点清除,哈马斯做有限反击,就这么耗着。但根本问题不解决,“停火—冲突—再停火”的恶性循环只会不断重演。长期来看,症结还是那些老问题:领土、难民、耶路撒冷地位……这次遗体纠纷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国际社会推动不了“两国方案”的实质谈判,加沙就永远走不出“打打停停”的怪圈。说到底,靠军事手段解决不了问题,关键还是得回到谈判桌,把根本矛盾一一捋清、逐一破解。只有这样,加沙的和平才不至于总是一句空话。好,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局势还在变化,我们会持续关注。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8
甘愿为孺子牛

甘愿为孺子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