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刚刚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 10月29日,综合路透社等外媒报道,中粮集团近日采购了约18万吨美国大豆,计划于12月和明年1月装运。这笔订单虽然数量不大,但时机微妙,恰好在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初步共识”、美方承诺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税之后,立刻点燃了市场情绪,芝加哥大豆期货应声飙至15个月新高。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商业采购,而是中方一次精准的外交落子。美国豆农这半年苦不堪言,库存积压高达1600万吨,中西部传统票仓对特朗普怨声载道,中方此时送出这份“见面礼”,既给了面子缓和了APEC峰会前的氛围,又牢牢攥紧了缰绳。因为这18万吨只是有限善意,后续要不要大规模买,完全看美方在关税和台湾问题上的实际行动。我更注意到,这场博弈的本质被黄仁勋点透了:美国对华芯片限制是“伤中国一百,自损一千”。想想看,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95%暴跌近零,损失80亿美元订单,而中国在压力下芯片自主化步伐更快了。大豆和芯片,一个传统一个高科技,却共同揭示了一个规律:美国试图通过封锁遏制中国,结果反而激活了我们的自主创新,同时让自家企业和农民付出了更大代价。这买卖,怎么算都是美国更亏。 大家怎么看来?聊一聊: 美国大豆出口 全球大豆进口量 中国大豆需求 美国大豆进口 全球大豆产量 美国大豆危机 特朗普大豆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