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变脸”可真快! 中美吉隆坡刚谈妥,美国又变脸,美财长通告全球,将继续针对中国! 美财长贝森特强调,“美国不会改变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其中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明摆着就是把谈判当幌子,霸权算计才是真内核,这可不是简单的出尔反尔,而是美国掐着中国高端制造命脉的刻意布局。 10月25到26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带着团队和贝森特他们谈了两天,围绕出口管制、关税暂停期这些核心议题磨破了嘴皮,最后总算达成基本共识,连特朗普都出来说“有信心达成全面协议”。 当时外界都以为,中美经贸的紧张局势能缓一缓,毕竟贝森特自己都承认“不再考虑加征100%关税”,结果磋商结束才两天,风向就彻底变了。 这分明就是美国演的一出“缓兵计”,先稳住中方争取时间,转头就把“制裁大棒”攥得更紧,这种操作把“虚伪”俩字刻在了脸上。 贝森特嘴硬说“不改变出口管制”,说白了就是要继续卡中国的脖子,而且专挑高端制造下手。 最典型的就是芯片领域,美国嘴上说着“放松部分许可”,实际全是套路。 8月份特朗普自己都在海湖庄园承认,给中国出口的英伟达H20芯片就是“过时的玩意”,算力顶多是顶级H100的十五分之一,根本不够搞大模型训练,却逼着英伟达把销售分成15%给美国政府。 这哪是正常贸易,简直把中国当成了“冤大头”,用淘汰货换钱,还想拖着中国自主创新的后腿。 更狠的是,美国的高端芯片照样禁得死死的,H100、A100这些真正能支撑前沿科技的产品,至今不让进中国市场,美光科技今年的财报看着利润不错,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靠卖中低端产品撑着,要是真彻底断了中国市场,它的营收得掉一大块。 出口管制的刀子还捅向了造船业,美国之前搞的301措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企业处处设卡,中方在吉隆坡谈判时专门就此提出交涉,李成钢副部长明确表示这是不公平限制,结果贝森特转头就不认账,继续把管制当“筹码”。 要知道中国造船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9%,大型LNG船、集装箱船的技术早就领先,美国怕中国抢了它的高端制造蛋糕,就用管制搞“技术封锁”。 可这招压根不顶用,中方已经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反制,毕竟他们不讲规矩,就别怪咱不客气。 美国这么干,看似是遏制中国,实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说半导体行业,4月美国收紧AI芯片禁令后,英伟达仓库堆了上百亿美元库存,中国市场份额从23%掉到13%,逼得它只能哭着求政府松口。 最后美国松口放行H20,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是怕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布鲁金斯学会8月份就警告过,这种“饥饿营销”短期能赚点快钱,长远只会逼中国加速国产化,现在华为昇腾910C芯片,性能已经追到H100的60%,再过两年美国连过时货都卖不出去了。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管制措施还推高了自己的通胀,港口竞争力下降,相关行业就业都受影响,中方的反制让美国企业苦不堪言,这就是“斗则俱伤”的铁证。 贝森特这波变脸,更深的算计是搞“双标”:想在农产品、芬太尼这些领域占便宜,又不想在高端制造上给中国机会。 吉隆坡谈判时,美国求着中方扩大农产品进口,盼着延长关税暂停期,可一涉及出口管制,立马翻脸不认人。 这就是美国的霸权逻辑:只许自己赚便宜,不许中国强起来,就像当年卡日本半导体、整法国阿尔斯通一样,美国从来容不得别人在高端领域超过他们,出口管制就是它维护霸权的“狼牙棒”,不管谈得多好,这根棒子永远举着。 但中国现在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商务部在吉隆坡谈判时就明确表态,中方维护利益的立场坚定,李成钢副部长更是直接戳破美方的强硬表态,寸步不让。 面对芯片封锁,2025年中国AI投资超万亿人民币,昇腾生态兼容CUDA,国产替代的脚步越来越快;造船业更是顶住压力,今年前9个月新接订单量同比涨了22%,根本没被美国的管制吓住。 外交部早就表明,中方反对用施压、威胁的方式处理分歧,要是美国执意搞单边主义,中方的反制措施只会更有力。 其实贝森特的表态也暴露了美国的焦虑,要是中国真被管制住了,他们犯不着这么急着“放狠话”,恰恰是因为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越追越近,美国才慌了神,只能靠“变脸”来给自己壮胆。 现在全球供应链早就深度绑定,美国想把中国踢出产业链,结果自己的企业先扛不住,美光、英伟达这些巨头天天去白宫游说,怕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 特朗普搞的15%芯片销售分成,看着赚了小钱,实则丢了长远的技术影响力,这账算得太蠢。 美国该明白,现在的中国不是几十年前了,想靠“边谈边打”占便宜根本不可能。 谈判得讲诚信,合作得讲平等,要是总抱着“霸权思维”不放,就算达成再多“框架协议”也是白费,毕竟谁也挡不住一个国家想发展、想强大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