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轻启战端,并不是我们打不赢这些国家

薛彤作琴 2025-10-30 11:32:18

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轻启战端,并不是我们打不赢这些国家,而是战争开启以后,很难按照设想结束。   咱们常听到一种声音,菲律宾在南海频频挑事,越南偷偷填海造岛,印度也在边境时不时试探,中国军力这么强为啥不直接出手?   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要是论军事实力,咱们确实有绝对把握应对这些挑衅,但真正的智慧从来不是能打就打,而是明白打了之后怎么办。   战争这东西,从来不是开了开关就能按暂停的机器,克劳塞维茨早就说过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这些话在今天依然戳中要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战役就是典型,法军本来处于劣势结果一发失误的炮弹碰巧击中德军弹药库,直接逆转了战局,没人能提前算到一颗炮弹会改变整场战役的走向。   现代战争的不可控性只会更强,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有最先进的侦察设备,却要靠数千人分析海量情报,还常常被信息绕晕更别说预判战场的突发变化了。   再来看科索沃战争里的马桶效应更让人警醒,北约一开始炸军事目标没用,后来炸了供水系统,老百姓因为没法用抽水马桶抵抗意志反倒垮了,这谁能战前料到?   放到南海来看菲律宾的挑衅多是象征性的,43次行动大多是送建材被拦、邀媒体拍照这类政治秀,军事价值有限。   但要是真动武美国在菲有9个军事基地、1.2万驻军,能坐视不管吗?   其实越南更复杂,三年造陆面积达到咱们的70%还在11个岛礁建军事设施,但中越2024年贸易额达2606.5亿美元越南30%电力靠咱们供应,打起来只会两败俱伤。   要知道印度那边的边境地形复杂,一旦开战绝非速战速决,看看俄乌战争就知道本以为几周结束,结果打了三年多双方死伤几十万人,全球粮食能源都跟着动荡。   美国的例子更该警醒,打阿富汗20年最后狼狈撤离,留下一个更乱的国家,打伊拉克推翻萨达姆却催生了ISIS,至今还在付出代价。   他们有绝对军力优势却赢不了战争的结局,咱们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是怕事,而是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   我们已经和12个陆地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从来都是优先谈判协商。   就像最近派无侦-10沿越南海岸线侦察,没进领空却让对方看清实力,这比真打起来更有分寸,还能集中精力应对仁爱礁的核心问题。   战争的连锁反应远超想象,以色列被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酒店不仅机场瘫痪、港口关闭,连红海航运成本都涨了30%全球经济都被波及。   咱们要是轻启战端,且不说人员伤亡单是贸易中断、供应链受损就受不了,全球化时代没有国家能在战争中独善其身,这是俄乌战争给世界的惨痛教训。   有人说打了才能立威,但越南至今流传北方巨人的传说,早在2024年国防白皮书还强调要和咱们保持距离,这种威慑靠的是实力存在不是战争实绩。   军事手段从来不是最优解,削减对越供电、加强农产品检疫这些手段既能敲山震虎,又不会引发不可控的后果比打仗的性价比高得多。   那些喊着快打的人,或许没算过战争的总账,乌克兰重建要4860亿美元环境破坏几十年难恢复,30%土地布满地雷这些代价谁来承担?   中国的克制是看透了战争的本质,打赢一场战斗容易掌控战后的混乱难,摧毁敌人的设施容易,修复破碎的关系难。   咱们的目标是发展需要和平环境,要是陷入战争泥潭复兴大业就要受影响,这才是敌人最想看到的。   所以别再问“为啥不打”了,能在复杂局势中保持清醒用智慧管控危机,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   信息来源:中国军王,《从不确定性中感悟制胜之道》2022年12月8日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