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说,影响他最深的人是母亲。可这位名叫章兰娟的女子,既非科学家也非高官,却能培育出民族脊梁,她的人生藏着怎样的智慧? 1888年,章兰娟生于杭州盐商巨富之家,是实打实的“白富美”。但她绝非娇小姐,3岁能跟读《三字经》,9岁背得出《滕王阁序》,数学心算更是一绝,被父亲赞为“女中秀才”。 16岁时,她拒绝众多豪门提亲,毅然嫁给寒门才子钱均夫,还资助丈夫赴日留学。 婚后六年,她独自撑起家庭,承受长子夭折之痛,直到1911年生下钱学森,便立志倾尽心血培育此子。 她从不用棍棒教育:3岁时用算盘珠子当“小士兵”启蒙数学,5岁带他读《论语》却不逼死记,钱学森拆闹钟时,她非但不骂还买零件支持。 她带钱学森给乞丐施钱,教他“善良不分真假”;让他用81天写“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磨炼科研所需的耐心。 1935年钱学森赴美前,她赠《庄子》叮嘱“科学报国,学成必归”。 可惜章兰娟积劳成疾,次年便病逝,临终还喃喃盼子归。 她没看到儿子造导弹,但钱学森始终记得:“母亲教我的,比任何大学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