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当地时间10月28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公开表态,俄方需要得到俄美元首会晤能取得具体成果的保证,才会推进相关安排。 (参考资料:2025-10-28 央视新闻——拉夫罗夫:需得到俄美元首会晤能取得具体成果的保证) 最近看两个国家的外交互动,真有点像看两个人打交道——表面上好像挺热闹,实际没办成啥正事。 就说之前吧,一方先是大张旗鼓说要开个重要会议,结果没几天突然说不开了,跟闹着玩似的;还有一回,另一方派了代表过去谈,跑了好几天,连对方核心部门的门都没进去,最后只能空着手回去。 换谁遇到这种事都会犯嘀咕:这不是白忙活吗? 所以后来有一方明确说“要谈可以,但得先保证能出实际结果”,这话听着实在,其实是吃过亏后的清醒,毕竟外交不是演戏,总搞些象征性的场面,除了浪费时间,啥用都没有。 就像咱们平时跟人合作,要是光说不练,每次见面都只聊客套话,不谈具体怎么推进,时间长了谁还愿意继续来往? 要说双方其实都清楚该谈啥关键问题,比如有个重要的合作协议快到期了,一方觉得得把更多相关情况算进去一起商量,另一方却不乐意,还老揪着之前对方暂停配合的事不放。 还有个涉及双方利益的具体议题,一方想维持现状,另一方却坚持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连稍微让步的意思都没有。 这些核心问题不解决,就算两边负责人坐在一起,也只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最后啥共识也达不成,之前就有过类似的会议,结束后大家都觉得“看着热闹,其实没干货”。 而且现在两边的处境也有点特殊,其中一方正忙着自己国内的重要事务,把和对方的沟通当成了争取支持的手段,一会儿说要好好谈,一会儿又出点新政策给对方添点麻烦,说白了就是想两边都讨好。 另一边呢,也怕自己这边的人有意见,连跟对方高层见面都得找借口,说“得先跟自己人商量商量”。 所以要求“保证出结果”,也是怕自己成了对方的“临时工具人”,等对方忙完自己的事,之前谈的全不算数。 但难就难在,两边都不愿意先松口,一方说“不能被逼着谈”,另一方却要求“你得先做点实际行动表诚意”;一方想从双方都关注的领域找突破口,比如能源合作之类的,另一方又拿各种限制当理由不让推进。 最关键的是,有些涉及双方长远安全的事,要是一直这么耗着不沟通,以后可能连个基本的保障都没了,这可不是小事,真出问题影响的是两边的稳定。 说到底,外交沟通就跟咱们平时交朋友、谈合作一样,得拿出点实在劲儿,别总想着搞虚的、撑面子,多想想怎么解决实际问题才重要。 最后能不能谈成,关键就看两边是把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前面,还是把谁先低头的面子看得更重,要是一直抱着“谁都不肯让一步”的想法,那估计还得继续耗下去,啥正事也办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