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战,打击的根本不是郑成功家族集团,而是刘国轩,冯锡范反叛独立集团。在1681年,刘国轩,冯锡范等人就已经在台湾省反叛,杀死真正接班人监国郑克臧,而且是绞死郑成功直系后代接班人郑克臧。 挟立12岁郑克塽为新王,狭天子以令诸侯 ,把持台湾省军政大权。实际上,在1683年,当时台湾省真正的控制者是,刘国轩,冯锡范集团正加速谋求独立!才强迫郑克爽要仿照琉球、朝鲜例。 刘国轩,冯锡范不能代表反清复明,也背叛了郑成功的事业,甚至杀主反叛,绞死郑成功长孙继承人监国郑克臧。而被绞死的郑克臧,也是著名的军师陈永华的女婿。随后,两人挟立12岁郑克塽为新王,但是大权全部在刘国轩,冯锡范那里。 按照这个趋势,再过几年,掌握台湾省军事大权的刘国轩,再杀死14岁的郑克塽,自主为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清军夺取台湾省后,康熙为郑成功写下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赞扬了郑成功抗清复明、坚守气节的孤忠之志。也说明,南明各个小王朝都已经灭亡或者投降,唯有郑成功在海外一隅,坚守抗清志向,才让人知道海外还有这样忠贞不二的大忠臣。

柔情似水
满清是和荷兰人联手击败的明郑政权,甚至仗还没打呢就先签了清荷条约,满清和施琅光明正大割地卖国现在被说成了民族英雄
真的是我 回复 11-04 09:53
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的明郑,叫收复。 从明郑手中统一台湾的清朝,叫统一。 包括今天的台湾法理依据: 从二战打赢后开始,台湾的主权已经收复在中国,跟现在统一不统一都没关系,主权还是中国的,不是日本的。 你想说等27,28年统一了台湾之后,才叫收复?那之前的时间里,台湾不是中国的?台湾已经在二战后就收复了!今天是统一战争的延续,你不要瞎编自黑中国法理的合法性。 满清是进行过统一战争,但主权早早在郑成功已经收复过,所以满清的台湾主权可以延续至明朝。 跟今天我们要统一台湾,也只是战争的延续,主权依然可以强调从二战后的协议中继承一样。
永亮 回复 真的是我 11-04 10:59
这个说法没有问题
塵夢如煙
郑私心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