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中大黄药效与应用的解读《汤液本草》记载:大黄属于阴中之阴的药物,能清除

美倩谈健康 2025-10-30 18:52:08

中医典籍中大黄药效与应用的解读

《汤液本草》记载:大黄属于阴中之阴的药物,能清除体内壅滞胀满,具有推陈致新的功效——清除体内积滞的陈,从而让五脏恢复安稳状态。

这种作用,就如同平定祸乱、让天下回归太平一般,因此大黄有将军的别称。

大黄主要作用于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若用酒作为药引,可引导它作用于人体头顶等高位部位;若借助具有舟楫作用的药物(能载药上行),还能让它在胸中发挥作用。

大黄本身凭借苦味的药性,具有峻猛向下泄的特点,而酒的引导能让它抵达身体高位区域,这就好比物体落在人难以触及的山顶,必须借助箭射才能取下一样。

正因如此,在治疗太阳阳明证、正阳阳明证的承气汤中,大黄都会用酒浸泡;唯独治疗少阳阳明证(属于下焦病变)的小承气汤,无需用酒浸泡。

在其他方剂中,大黄的炮制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直接使用生大黄,有的则用面粉包裹后蒸熟使用。

《本草正》提到:使用大黄时,若想让药效快速发挥,就用生大黄,泡入汤中直接吞服;若想让药效缓和,就用熟大黄,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后服用。

若患者气虚,可将大黄与人参搭配,组成黄龙汤;

若患者血虚,可将大黄与当归配伍,制成玉烛散。

若用甘草、桔梗作为辅佐,能减缓大黄的药性;

若用芒硝、厚朴作为辅佐,则能增强大黄的峻猛之力。

张仲景使用大黄,主要是利用它清除热毒的功效,因此总会让它与针对主症的药物搭配,从不单独使用。

比如,大黄与厚朴、枳实配合,可治疗胸腹胀满;与黄连配合,能治疗心下痞塞不适;与甘遂、阿胶配合,可治疗水湿与瘀血互结之证;与水蛭、虻虫、桃仁配合,能治疗瘀血阻滞之证;与黄芩、栀子配合,可治疗湿热发黄之证;与甘草配合,能缓解急迫之症;与芒硝配合,则可治疗坚硬积块。学习中医的人,应当仔细审辨这些配伍规律。

《日华子本草》记载:大黄能疏通宣畅全身气机,调和血脉,通利关节,清除体内壅滞之气与水湿,改善四肢冷热失调的状况,还能清除温热瘴气与热痰,通利大小便;外用时,还可治疗各种疮疖、痈肿热毒。

0 阅读:9
美倩谈健康

美倩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