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没有歼-20时,EP-3侦察机敢闯专属经济区,“规则”只护强者;   其实不

福星徠说事 2025-10-31 00:00:07

当你没有歼-20时,EP-3侦察机敢闯专属经济区,“规则”只护强者;   其实不用翻太远的历史,2001年那个春天发生的事,估计不少老军迷到现在想起来还会揪心,那时候咱们还没有歼-20,甚至连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三代机都没几架,而美国的EP-3电子侦察机,就敢大摇大摆闯进咱们的南海专属经济区,最后还酿成了让人心痛的撞机事件。   具体日子是2001年4月1日,愚人节,但这事一点都不好笑。   当时美国海军的EP-3E“白羊座”电子侦察机,从驻日本的美军基地起飞,一路往南闯到了我国南海海域上空,目的很明确,就是来搜集咱们的雷达信号、通讯情报这些核心军事信息。   你知道吗,专属经济区虽然不是领空,但也受国际法保护,其他国家的飞行器在这里活动,得遵守相关规定,更不能搞这种带有侦察性质的飞行,可美国那时候根本没把这当回事。   咱们当时能派去拦截的,是歼-8II战斗机,这是那会儿空军的主力机型之一,但说实话,跟EP-3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歼-8II是二代机,主打高空高速,而EP-3是大型电子侦察机,续航时间长,还装了各种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   王伟同志和他的战友驾驶歼-8II,按照正常程序去对EP-3进行识别和驱离,可EP-3不仅不配合,反而突然转向,直接撞向了王伟的战机。   歼-8II的尾翼被撞坏,失去控制,王伟同志只能跳伞,之后尽管咱们组织了大规模搜救,却再也没能找到他。   更让人憋屈的是,撞机之后,EP-3竟然还未经允许,直接迫降在了咱们海南陵水机场。   美国那边呢?不仅没有半点歉意,反而倒打一耙,说咱们的拦截“不专业”,还要求咱们马上归还EP-3和机组人员。   后来虽然经过谈判,美国方面说了句“遗憾”,算是勉强给了个说法,但从头到尾,都没真正承认自己的错误,你看,这就是没有足够实力时的无奈,所谓的“规则”,在强者面前根本不管用,他们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现在回头看这事,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装备差距太大了。   那会儿咱们没有隐身战机,没有先进的预警机体系,甚至连能跟EP-3这种大型侦察机长时间周旋的战机都不多。   歼-8II的航程有限,在空中待不了太久,而EP-3能在咱们专属经济区上空盘旋好几个小时,咱们就算派战机去驱离,往往也是刚把它赶远一点,等咱们的战机返航了,它又绕回来,跟猫捉老鼠似的,特别被动。   你可能会说,不是有国际法吗?可国际法这东西,从来都是靠实力来背书的。   美国嘴上说着“遵守规则”,可当咱们没有能力对它的挑衅做出有效反制时,所谓的“规则”就成了它的保护伞。   它可以堂而皇之地派侦察机来咱们家门口侦察,一旦出了问题,还能倒打一耙,因为它知道,那会儿的咱们,就算心里再气愤,也没有足够的底气跟它硬刚。   我还记得当时新闻出来的时候,身边不少人都特别愤怒,可愤怒之后更多的是无奈。   有人说“为什么咱们的飞机不如人”,有人说“要是有更厉害的战机,王伟同志就不会牺牲了”,这种情绪,其实就是当时整个国家在面对外部挑衅时的真实写照。   不是咱们不想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那会儿的装备水平,实在支撑不起咱们的底气。   不过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咱们才更清楚装备强大的重要性。   EP-3事件之后,咱们在军工领域投入了更多精力,从预警机到隐身战机,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赶。   现在再看,要是换成现在,美国还敢这么轻易派侦察机闯咱们的专属经济区吗?   估计刚靠近,就会被咱们的歼-20、空警-500组成的体系给锁定,根本没机会耍花样。   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公平的“规则”?所谓的“规则”,本质上都是强者制定、用来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   当你没有实力的时候,就算规则写得再清楚,也没人会跟你讲规则;只有当你有了足够的实力,能对挑衅者形成有效威慑时,“规则”才会真正站在你这边。   从2001年的EP-3事件,到如今歼-20列装越来越多,咱们走过的这条路,满是心酸,也满是力量。   王伟同志用生命告诉我们,国家的主权和尊严,需要强大的实力来守护;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先进装备,就是对那些牺牲先烈最好的告慰。

0 阅读:25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