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特高压线路开展年度“体检”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55:24

星报讯10月29日上午,在合肥市庐江县冶父山镇境内,±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5822号铁塔上方,合肥供电公司和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近50米高空,沿着线路稳步前行,开展精细化检修作业。

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直流输电工程,我国“西电东送”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3324公里。2024年,吉泉线累计输送电量达688.73亿千瓦时,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特高压工程首位,相当于安徽省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近两成。

为了进一步提升今冬明春华东地区供电可靠性,10月17日至11月3日,工程沿线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六家省级电力公司检修人员同步开展检修作业。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和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计划在18天时间内联合完成吉泉线合肥段54.38公里、102基杆塔的检修任务。“本次检修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人工走线和无人机飞巡等方式,系统开展9大类综合性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陷。”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许义介绍。

10月29日10时,在5822号铁塔不远处,三名无人机操作人员准备就绪。随着现场工作负责人刘明发出指令,他们熟练地操控无人机飞上高空,将悬挂的X光探测板精准贴近耐张压接管。与此同时,另一位检修人员启动数字化射线检测设备,仅30秒左右,电脑屏幕上便清晰呈现出相应部位的X射线图像。完成一处拍摄后,操作人员调整无人机位置,继续进行下一处拍摄。每基铁塔需完成32个部位的拍摄检查。

“X光探伤检查就像对导线做‘核磁共振’,可以精准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导线内部裂纹、漏压等细微缺陷。”刘明说。以往这项作业需检修人员登塔固定探测板,不仅费时费力,安全风险也高。如今利用无人机悬挂探测板,作业安全性显著提升,单基铁塔监测时间从原来的4个多小时缩短至约2小时。

自本次检修启动以来,检修人员每天8时前就抵达当日检修区段,在户外高空环境中连续工作约7小时。每组人员平均每天要检查14基铁塔,高空行走超过6千米。为节省时间,登塔人员的午饭都由地面同事用绝缘绳吊至高空。

10时30分,两位高空检修人员分别自5822号铁塔的极I、极II两相导线出发,开始人工走线检查。从地面仰望,他们在导线上稳步前行,双手仔细触摸每一段导线、每一个螺栓和间隔棒,检查是否存在断股、松动或零件缺失。“这基铁塔临近沪武高速公路,我们在走线过程中特别对导地线接头进行加固,确保线路在冬季覆冰雪情况下更加稳固。‘吉泉线’合肥段所有跨越高速、高铁、重要输电通道的‘三跨线路’都是本次检修的重点。”许义表示。

根据计划,11月3日,±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合肥段的检修工作将全面完成,届时线路将恢复送电。

今年秋检开始前,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人员应用无人机对供区内所有超高压、特高压线路开展了一轮精细化巡检,发现缺陷并制订检修任务清单。吉泉线检修启动后,检修人员集中处理此前发现的缺陷,再开展高空走线和无人机飞巡,确保缺陷整改到位。

根据华东电网年度超高压、特高压变电站及线路工程检修计划,在迎峰度冬来临前,合肥供电公司将完成5座500千伏变电站和7条超高压、特高压线路合肥段的检修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2座变电站和3条线路的检修,其余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1 阅读: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