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退台湾直到死,最不能瞑目的一个疙瘩,就是不该杀掉吴石。他一直不明白,一手提拔的参谋次长会通共?蒋介石是总司令,参谋次长是掌管军事部署和指挥作战的直接指挥官。 吴石的背叛,不仅击碎了蒋介石的信任,更成为政权内部土崩瓦解的缩影,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老蒋晚年的思绪中。 说到底,一个政权失去人心,再严密的监视也挡不住理想的觉醒。吴石的选择不是个例,而是那个时代无数失望者的缩影。最近看了一些历史解密节目,里面提到不少国民党将领在后期其实都动摇了。有人偷偷烧文件,有人故意延误军令,还有的干脆装病不上前线。这种集体性的离心离德,根本不是杀几个人能解决的。 老蒋到死都没想通,为什么高官厚禄留不住人。其实看看现在某些企业,老板总觉得用钱就能买来忠诚,结果核心团队照样集体离职。道理是一样的,当方向错了,再高的职位也是虚的。吴石他们向往的新中国,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至少让人心里亮堂。 那个传递情报的女特派员朱枫也挺让人佩服的。资料说她被捕后硬是没松口,就义前还整理好衣襟。现在网上能找到她最后的老照片,眼神特别平静。这种信仰的力量,确实比枪炮更厉害。反观叛变的蔡孝乾,后来在台湾过得并不好,整天提心吊胆的,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背叛初心的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说起档案的事挺讽刺的。蒋介石以为把机密文件运到台湾就安全了,结果最关键的几百箱被吴石轻轻一句"船不够用"就留在了大陆。这招阳奉阴违玩得漂亮,比直接对抗高明多了。现在职场里也常见这种情况,表面顺从暗地止损,说明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马场町刑场现在成了纪念公园,偶尔能看到老人去献花。有次看到采访,当地人说那时候枪毙人的布告贴得满街都是,但老百姓反而更同情被枪毙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老蒋用白色恐怖统治二十年,最后连自家祠堂的香火都续不上,真是莫大的讽刺。 最近台海局势紧张,翻这些旧历史特别有感触。为什么总有人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当年国民党输在脱离群众,现在某些政客还在玩火。看看吴石的故事就明白,真正坚固的防线不在海峡而在人心。那些数典忘祖的人,迟早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还是周总理说得对,勿忘台湾老朋友。去年吴石的后人收到追授勋章时说过,希望两岸都能记住这些为统一奋斗过的人。历史虽然翻篇了,但有些道理永远不过时:顺流而行才能生生不息,逆势而为终究镜花水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