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接管芯片厂,中国工厂照常运转,全球车企急了 2025年9月,荷兰政府采取行动,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接手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同时要求公司中国籍首席执行官离职,还冻结了闻泰科技持有的股份,这一系列举动显示出荷兰政府的意图,也就是向美国示好,同时削弱中国在这家半导体企业中的影响力。 安世半导体公司注册在荷兰,但实际运作都在中国,东莞工厂生产车用芯片,包括车灯控制、转向系统等重要部件,这些产品有七成出自那里,研发、供应链和工程师团队也基本设在中国,荷兰方面以为掌握注册地就能控制全局,结果发现连一个车间都管不了。 10月中旬,荷兰那边开始采取实际措施,直接切断中国员工的工资账户,想要逼迫工厂停产,但安世中国的回应很简单,工资继续发放,生产线保持运转,员工只认发工资的公司,不认远在欧洲的老板,这一下子让全球车企都紧张起来,巴西工业部率先发出警告,说再这样下去,本地汽车厂可能两到三周就得停产。 本田公司在加拿大减少生产,通用公司在北美减少产量,欧洲的汽车协会也站出来表态,强调这个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实际的产能危机,巴西直接绕过荷兰,找中国谈合作,因为巴西知道,真正的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和元器件供应都在中国手里,荷兰手里的董事会席位没有实际作用,荷兰连一台机器、一个工程师、一箱货物都管不了。 这件事闹大后,更深层的问题也显露出来,西方很多政客总以为靠着法律条文和注册地就能控制一家企业,可他们忘了现代制造业靠的是信任、合作和实实在在的供应链,安世中国用行动证明:谁能按时交付产品,谁就有话语权,客户不在意你是不是符合规定,在意的是零件能不能准时到货。 美国嘴上说要支持荷兰,但美国自己的汽车公司也缺芯片,德国那边更是直接表态,认为技术问题不该被政治因素左右,荷兰本想拿国家安全当理由调整规则,结果反而让企业自己找出路,订单悄悄流向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备用生产线早就铺开了。 巴西政府现在正与中国工信部紧急沟通,希望恢复供货渠道,欧洲行业协会也在向荷兰方面施加压力,要求尽快解除限制,而安世中国这边的工厂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从未停工,荷兰实施的所谓“临时接管”措施,渐渐演变成了无人响应的独角戏。 很多人觉得这事很荒唐,一个国家以为能靠一份文件就管住一家跨国企业,结果发现真正的掌控力不在董事会手里,而在车间里面、在工程师手中、在发货单上,政治可以喊口号,但工厂不能停下,车也得继续造出来。 我总觉得这类事情还会再次发生,只要有人试图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运作,就会遇到类似的反弹,企业不是纸面上的公司,而是由员工、设备和流程构成的实体组织,如果拿不到合适的工具,就无法有效调整整条生产线。 现在大家都看清楚了,安世中国实实在在地做事,荷兰那边却还在没完没了地开会讨论流程问题,安世中国这边不声不响地把工资发了,把生产稳住了,结果成了最让人放心的一环,等到荷兰还在研究怎么“合规”的时候,中国的工厂已经把第1000箱货都装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