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季沄烈士的珍贵照片,她是张志忠烈士的夫人,因不愿投降,英勇就义,忠骨至今还没

风景繁华 2025-10-31 11:56:41

这是季沄烈士的珍贵照片,她是张志忠烈士的夫人,因不愿投降,英勇就义,忠骨至今还没有回归大陆。[ok] 1921年,季沄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富裕之家,南通沦陷后,她在颠沛流离的求学路上接触到新思想,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她先后在上海的暨南大学、大同中学以学生身份作掩护,秘密从事地下工作。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组织安排季沄参加台湾省在上海的教师招考,就在这个特殊时刻,她遇见了来自台湾的地下党员张志忠。 随后以教师身份前往台湾继续革命工作,在台湾的那些年,张志忠负责组织和武装工作,季沄则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 1949年底,由于叛徒告密,这对革命伴侣在台北被捕,他们两岁半的儿子也一同被关进监狱。 审讯者轮番上阵,试图从他们口中撬出组织秘密,当酷刑不能奏效时,敌人把目光投向了年幼的孩子,他们当着季沄的面恐吓哭闹的孩子,想用母爱逼她就范。 1950年11月,季沄在狱中写下最后一封信,字迹依然工整,语气依然平静,她向父母道别,嘱咐孩子要坚强,写完这封信不久,她就走向了刑场。 张志忠在狱中坚持了更长时间,直到1954年也献出了生命,更令人痛心的是,他们的两个孩子最终因无人照料而夭折。 这段的历史直到1998年才得到正式追认,季沄和张志忠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直到现在他们的遗骨仍留在台湾,未能归葬故土。 看到先烈的故事网友纷纷在评论区讨论了起来。 “看完泪目了!向季沄、张志忠烈士致敬!他们牺牲的时候那么年轻,连孩子都没能保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真的是因为有这样的先烈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希望有朝一日,英雄的遗骨能够回归故里。” “致敬!他们的故事应该写进教材,让更多的孩子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作为台湾嘉义人,第一次这么详细地知道张志忠烈士的故事,心情复杂,不管过去如何,这样的牺牲是为了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未来,希望两岸都能铭记这些为民族付出生命的人。” “感动!英雄不分地域,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史不应被遗忘。” “看到季沄在狱中给父母和孩子写信那段,真的忍不住了。” “她也是父母的女儿,孩子的母亲啊!但为了信仰,为了更多的人能过上好日子,她选择了牺牲自己,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在课堂上讲过隐蔽战线的英雄故事,但季沄和张志忠烈士的故事尤其让我震撼。” “敌人连两岁半的孩子都不放过,想用骨肉亲情逼他们就范,这是何等的残酷,而烈士的坚守又是何等的伟大,这比任何虚构的电影情节都感人肺腑。” “真实的历史最有力量,应该多给学生们讲这样的真实故事。” “蔡孝乾的叛变对台湾地下党组织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被称为‘台湾省工委事件’。” “季沄、张志忠烈士是成千上万牺牲者中的代表,由于当时情况的复杂和特殊,很多英勇事迹直到近年才被慢慢发掘出来,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 “感谢科普!叛徒可耻,英雄永垂不朽!” “最让我难受的是他们两个孩子‘没长大就都没了’,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无法想象这种痛。” “烈士们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能生活在和平阳光下,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和骨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生活?” “同感!每次看到这种历史,就觉得生活中的那点烦恼都不算事了,好好生活,教育好下一代,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季沄是南通的女儿,张志忠是嘉义的儿子,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两岸血脉相连的证明。” “希望未来能找到烈士的遗骨,让他们安息,更希望两岸同胞能携手共创和平繁荣的未来,这想必也是烈士们当年的夙愿。” 烈士们那种为信仰和更多人福祉而甘愿奉献一切的“初心”,在今天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这种精神?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信息来源:中国江苏网

0 阅读:46
风景繁华

风景繁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