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真以为电诈只是骗点钱吗?天真了。 22岁的韩国男生李某(柬埔寨警方通

洞察观史 2025-10-31 16:52:45

[浮云]真以为电诈只是骗点钱吗?天真了。 22 岁的韩国男生李某(柬埔寨警方通报化名),是首尔一所大学的大三学生。暑假想赚点学费减轻家里负担,刷社交平台时,一条 “跨境客服无学历要求,月薪换算人民币近 2 万,包机票住宿” 的广告撞进眼里。 联系人还发了柬埔寨办公室的豪华视频,说着 “工作轻松,来了就能上岗” 的甜言蜜语。 没多想的李某很快和对方敲定细节,办了旅游签证就登上了飞往金边的飞机。可飞机降落在金边机场时。 对方上来就收了他的护照,嘴里说着 “公司统一保管,方便后续办工作证”,把他塞进一辆无牌面包车。车子越开越偏,最后停在一个围着通电铁丝网的园区门口,厚重的铁门一关,李某心里的侥幸彻底碎了。 园区里挤着上百个和他一样被骗来的年轻人,来自韩国、中国、泰国甚至柬埔寨本地。手机被全部没收,每个人都被分到一个狭小的格子间,每天只能睡 4 个小时,被逼着坐在电脑前给陌生人发诈骗信息。 话术都是统一编好的,从 “投资理财” 到 “虚假贷款”,完不成每天的诈骗指标,就会被拖到小黑屋殴打。李某试着反抗过一次,拒绝按照要求诱导他人转账,当场被用橡胶棍打断两根肋骨,之后又遭电击、灌水,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8 月中旬,贡布省当地村民去荒地挖野菜时,闻到一股刺鼻的腐臭味。顺着味道找过去,在一个浅土坑里发现了埋着的李某。 警方赶到后展开调查,尸检报告写得明明白白:长期殴打和酷刑导致多器官衰竭,最终引发心脏骤停,他身上残留着几十处新旧伤痕,有的是被棍棒击打所致,有的是电击留下的灼痕。 这起悲剧根本不是孤立事件。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后续通报,2023 年至今已在全国捣毁 17 个类似的 “诈骗奴隶园区”,解救 2000 多名受害者,其中未成年人就有 30 多个。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更触目惊心,东南亚跨境电诈背后,至少隐藏着 5 万个 “奴隶园区”,受害者大多是 18 到 30 岁的年轻人,被骗的理由清一色是 “高薪、低门槛、包吃住”。 这些园区哪里是什么公司,分明是密不透风的牢笼。铁丝网通电,四周有持枪守卫巡逻,里面划分出 “工作区”“惩罚区”“宿舍区”,受害者连吃饭、上厕所都有人监视。 有侥幸逃出来的中国受害者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园区里的酷刑比想象中更残忍,除了打骂电击,还有水牢、烙铁,不少人没等到被解救就没了性命。更可怕的是,很多园区和当地黑恶势力勾结,甚至买通部分基层人员,导致犯罪行为愈发隐蔽。 好在打击行动从未停止。柬埔寨政府去年就和中国、韩国等国开展联合执法,冻结涉案资金上亿美元,逮捕 300 多名园区头目。 中国警方还多次组织专班赴柬埔寨,协助当地解救中国籍受害者,捣毁多个诈骗窝点。但这类犯罪链条复杂,不少园区建在偏远山区,想要彻底铲除,还需要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和更精准的打击力度。 说这是电诈,其实太轻了。这就是赤裸裸的人口贩卖和奴隶虐待,用 “高薪” 当诱饵,把一个个对生活充满期待的年轻人骗到地狱。 那些发布虚假招聘的人,那些运营园区的头目,手上沾的全是无辜者的鲜血。他们利用年轻人急于赚钱、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践踏法律和人性,这样的罪恶必须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而我们每个人都该清醒,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无门槛的高薪工作。跨境招聘如果连公司具体地址、资质证明都查不到,全是花言巧语和豪华视频,百分百是陷阱。遇到这类招聘信息,多问一句、多查一次,就能避免跌入深渊。 李某的悲剧让人痛心,但也给所有人敲了警钟。跨境诈骗的套路再隐蔽,只要我们守住 “不贪小利” 的底线,核实清楚每一条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就不会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 “奴隶园区” 迟早会被全部捣毁,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保护好自己,擦亮眼睛拒绝诱惑,就是对罪恶最有力的反抗,也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 (主要信源:界面新闻——韩国22岁大学生在柬埔寨遭绑架拘禁致死,韩总统、警察厅发声)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