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前CEO:当年李鸿章访美被震撼了,如今外国人来华也震惊了】#老外访华感受如同当年李鸿章访美# 10月30日,谷歌前CEO施密特及其人工智能(AI)团队成员Selina Xu在美国《大西洋月刊》刊发署名文章称,美西方需要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在短短几十年内,中国如何从“技术落后国家”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文章称,如果美国仅专注于削弱对手,将面临停滞风险,因为中国已经有能力向世界提供比美国更具吸引力的未来愿景。他们呼吁,美国应思考如何在未来产业保持创新和领导力。
文章提到,1896年,李鸿章首次抵达美国。当时的中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前一年刚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痛苦觉醒自身落后。李鸿章被纽约的高楼大厦所震撼,称“从未见过此类建筑”。
如今,到访中国的外国人常感“未来冲击”,惊叹于中国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楼、高铁、巨型桥梁,以及无处不在的电动车、超级应用程序和三折叠智能手机。
“去年7月,我们到访中国时,在街头就感受到中国向未来跃进的强烈渴望。”文章写道。
文章认为,中国国内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竞争虽有弊端,但鼓励中国公司差异化,并多元化科技部门。
施密特表示,竞争同样推动创新。比如,15年前,深圳华强北以前与“山寨”紧密相关;如今,随着中国公司涌现创新,华强北已与“山寨”一词无关。
文章进一步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为外国公司投资和设厂敞开大门。在学习美西方国家多年后,中国已然成长为“冷战后美国最强大技术对手”。
从中国发展中,美国可以学到什么?施密特在文章中建议道,美国国内竞争不如中国,但可借鉴中国AI和技术的多元化方法,包括将现有AI整合传统和新兴产业,鼓励AI创新和应用,以及承诺保持开放,与想用美国技术的国家合作。
他总结称,美国可受益于中国公司的硬件制造专长。但若想重振制造业,美国应加倍擅长领域:支持科学研究、欢迎最佳海外人才的移民政策、减少监管障碍。
“对美国来说,与中国保持竞争的同时,在特定领域展开更多合作有益,”文章称,若美国想复兴并扩展制造业,尤其电池、汽车零件和可再生能源,应允许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这将允许中企培训美国工人、创造就业,并重振美国先进制造。
最后,文章总结道:“若美国继续屈从傲慢或敌意,看不得中国做得好,美国可能成为更封闭、保护主义国家,困于昂贵的美国制造、高电价及衰退的大学。届时,我们可能不再是全球卓越超级大国。”

长依
没想到,这位美国商界的对华鹰派大佬也开始改变看法了。这种改变,对中美关系稳定,无疑是个好迹象。只想着围堵打压、脱钩等,只会到头来伤人伤己。
幼稚兼无脑
才不过两年前,这个斯密特说东大芯片落后牢米三年,而且会永远落后[抠鼻]
梦在花样年华
列强无不怀念我大清...
一介散人
这种牵扯看上去很别扭。
斜刘海妹纸
中国只是回归正轨而已,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无法和中国几千年历史相提并论的。只是大多数人目光只能着眼于当下谁强谁弱,最多着眼于近两百多年,因为当下享受到的工业发展,主要是这两百年的成果,人以利己为重点,而无法着眼于几千年!
迷蝶香。
李鸿章看到的是从所未见的,他们看到的是略微先进的,不可比
保持微笑,继续
中国还需要继续加油💪81192,我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中国一定会如烈士们所愿!
拉扯眷恋宜恼火
李鸿章的照片版权也在视觉中国?
大肉圆子
有幸生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度[点赞]
Dreaup
米国有些人是非常清醒的 中国人加油啊
寻一座城池。
当初谷歌搜索退出,就是他决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