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10月31日,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列米赫尔松30日表示,西方无法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排除在全球天然气供需平衡之外,强行这样做将导致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损害欧洲消费者利益。 这话可不是硬撑场面的空话,背后全是实打实的市场底气。列米赫尔松敢这么说,首先因为他掌舵的诺瓦泰克早就成了俄罗斯最大的LNG生产商,旗下亚马尔项目年产能达1650万吨,单凭这一个项目就顶得上不少国家的全年出口量。 更关键的是,市场早用脚投票了——英国《金融时报》去年底就报道,欧盟2024年进口俄罗斯LNG量飙到165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比2022年还多了近130万吨,占欧盟海运燃料进口的20%。嘴上喊着“脱钩”,身体却很诚实,这就是西方无法回避的现实。 欧洲不是没想过找替代,可替代品要么贵得离谱,要么根本顶不上量。2025年一季度数据摆在那,欧盟买美国LNG得花1.08欧元/立方米,买俄罗斯的才0.51欧元,美国气价足足贵了111.76%。 就算美国2024年以8722万吨出口量坐稳全球第一,也没法填补俄气的性价比缺口——欧洲想全换美气,光成本就得翻番,这笔账最终还得摊到老百姓头上。2022年的教训还没忘吧?当时欧洲刚减少俄气进口,天然气价格就飙到近350欧元/兆瓦时,是平时的十倍还多,电费、取暖费涨得普通人直呼扛不住 。 西方所谓的“排除计划”,本质就是拿消费者利益当筹码的双标戏码。欧盟一边喊着要在2027年底彻底禁运俄气,一边偷偷把俄LNG进口占比从去年的15%提到了20%。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全球LNG市场就那么大,美国、澳大利亚、卡塔尔加起来占了近60%的份额,可这些产能早被长期协议锁死,想临时加量根本不现实。真要是硬把俄气踢出去,缺口补不上,价格必然疯涨,2022年欧元区能源价格指数飙升55.7%的噩梦可能就得重演 。 最冤的还是欧洲普通民众,政客们在台上喊着“能源独立”的口号,台下他们得为贵出一倍的天然气买单。列米赫尔松的话更像句警告:能源市场讲的是供需规律,不是政治口号。 西方想靠霸权强行改变市场逻辑,最后受伤的只会是掏腰包的普通人。毕竟天然气不是玩具,是供暖、做饭、发电的刚需,真断了便宜的来源,日子难过的还是老百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俄罗斯能源产业 全球天然气储量 斯洛伐克天然气 天然气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