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传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放出消息,说下周美国将和中国签署一项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1-01 10:52:50

快讯传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放出消息,说下周美国将和中国签署一项新协议,而且他很有信心,美国能在未来两年内摆脱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 这个话题一出,立刻就引起了不少国际观察人士的注意。毕竟稀土这个东西,说它冷门吧,普通人不太接触得上。 说它热门吧,几乎所有高端制造、军工、芯片、新能源、电子产品都得靠它撑场子。美国这次在稀土上又有新动作,自然不容忽视。 先把这条新闻捋一捋。这不是美国第一次提要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这次贝森特亲口说,下周就要签协议,这说明事情真的有实质进展了。 而且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两年内就能找到替代方案。听上去挺激进,但也不是完全没来由。这几年美国一直在琢磨怎么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从矿山开发到全球采购,折腾得不亦乐乎。 可别忘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不光是储量大、产量高,而且精炼和分离技术世界领先。换句话说,光挖矿不行,还得会加工,而这正是很多国家绕不开中国的原因。 美国虽然自己也有稀土资源,像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山,但长期缺乏完整的加工能力。这几年他们试图拉着澳大利亚、日本,还有一些欧洲国家搞“稀土联盟”。 甚至在印太地区找合作伙伴,就是为了绕开中国这个供应链核心。但实际效果呢,说实话,进展比较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就算你能挖出来稀土矿。 如果没有可靠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最后也只是堆在仓库里发灰罢了。而中国几十年的积累,不是靠几笔投资就能追上的。 现在贝森特提到要和中国签协议,这反而透露出一个信号:美国在这个阶段,还是意识到短期内离不开中国。别看他嘴上说“将摆脱依赖”。 但先把合作协议签了,才是稳妥的做法。这种一边合作、一边寻找替代的策略,其实就是现在很多国家在资源领域里常用的“平衡术”。 你不能全靠一个国家,但也不能完全脱钩,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供应链风险。中国对稀土的战略布局其实也很清晰,不以出口原材料为目标,而是不断推动产业链的高端化。 从原矿开采、分离提纯到最终的磁材制造、终端应用,逐步形成了闭环。这才是让很多国家望尘莫及的地方。 你就算找到矿,也得找到技术团队,还得有上下游产业配套,不然就是“有矿无用”。前几年的芯片大战已经给了各国一课:产业链一旦被卡脖子,光靠喊口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稀土是另一个版本的“芯片故事”,只是这次的主角从硅谷变成了矿区。而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底气,不是靠运气,而是多年政策引导、产业投入、技术积累的成果。 这些东西不是一纸协议能替代的。所以,贝森特这次说得轻描淡写,但背后的复杂程度一点不比芯片问题低。未来这两年,美国会怎么“摆脱”,走到哪一步,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倒是这次签协议的消息,反而像是他们对现实的一次“低头”,至少在这个阶段,还得靠合作维持运转。等到他们真能独立,那也得看他们愿不愿意付出那个代价。 参考资料: 美财长称中美贸易协定最早于下周签署,外交部回应 2025-10-31 18:02·环球时报

0 阅读:17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