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拒战斧,AI烧钱不止,美元悄悄贬值 最近特朗普公开澄清自己没有批准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行动,之前《迈阿密先驱报》报道说行动即将开始,显得非常逼真,特朗普直接否认这件事,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白宫内部消息似乎没有统一,有人向外透露风声,有人却在压制消息,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一个情况,五角大楼早就评估过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不会影响美军武器库存,技术上也完全可行,但特朗普始终没有同意,理由是坚持“保卫本国优先”,他和泽连斯基吃饭时明确表示不想卷入更大麻烦,乌克兰想要的这种导弹能打击1600多公里外的目标,包括俄罗斯后方的发电站和油库等设施,但现在问题不在军事层面,而在于特朗普还没想清楚怎么处理和俄罗斯的关系。 微软最近发布财务报告,其中一笔41亿美元的支出格外引人注目,这笔钱其实是OpenAI亏损的金额,按照股权比例计算下来,OpenAI一个季度就亏掉120亿美元,很多人以为人工智能公司快要实现盈利了,实际上它们还在大量烧钱,OpenAI从非营利组织转变为营利性公司,微软持股比例也从32.5%降到27.5%,但投入的资金一点没有减少,微软和OpenAI赌的是未来的通用人工智能,在会计处理上采用权益法,亏损不直接反映在微软账面上,而是间接分摊进去,市场开始产生怀疑,人工智能是否真的具备竞争壁垒,还是仅仅依靠资本堆砌起来的泡沫。 英伟达的黄仁勋经常提到人工智能处在良性循环中,模型不断改进,资金随之涌入,进一步推动模型升级,这听起来很理想,但现实情况却有些矛盾,美联储的三位地区行长在同一天表态反对降息,认为通胀问题尚未解决,这让科技公司面临尴尬局面,因为它们的估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成本资金,现在利率不下降甚至可能上升,融资成本增加,股价压力随之而来,黄仁勋所描绘的前景能否实现,还得看美联储的政策走向,简单来说,人工智能的良性循环目前受制于资本环节,一旦资金收紧,整个进程就会放缓。 摩根士丹利最近做出预测,到2025年底,美元指数可能会从99.7跌到89左右,跌幅接近10%,这并非因为美国经济走弱,而是市场普遍认为美债利率会长期处于下行趋势,投资者开始把资金逐渐转移出去,欧元、英镑和日元这些资产正受到更多关注,欧元兑美元汇率可能升至1.27,英镑可能达到1.47,日元也可能升值到124水平,背后原因不是国家间的相互制裁,而是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财政赤字的担忧日益加重,美国政府支出持续扩大,政策方向又不够明朗,导致投资者信心动摇,倾向于将资金转向其他地区,美元霸权不会瞬间瓦解,但这种缓慢的资金外流现象,比起突发性危机更值得人们持续留意。 我总感觉,现在发生的这些事表面上没有关联,实际上却在互相牵动,特朗普政府不去打委内瑞拉,是因为他们不想和俄罗斯正面冲突,而乌克兰方面不断索要导弹,正是想促使美国卷入其中,AI企业持续烧钱投入,是因为谁也不敢停下脚步,担心一旦落后就被市场淘汰,美联储迟迟不降息,是担忧通货膨胀重新抬头,但科技公司最怕的就是高利率环境,美元逐步贬值,并不是哪个国家在刻意打压,而是全球对美国长期信心的信任正在缓慢消磨,这些事情汇聚在一起,看上去不是偶然,更像是某种系统性的转变正在形成,不用懂得太多专业词汇,只要明白一点——资金在流动,人心在变化,世界不会永远按照旧有的规则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