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内,赖清德再次挑衅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31日的报道,让两岸关系

福星徠说事 2025-11-01 12:00:16

48小时内,赖清德再次挑衅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31日的报道,让两岸关系再次成为焦点。   就在中国大陆官媒释放善意,明确表示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将"得到充分尊重",并提出"爱国者治台"和"高度自治"的框架后,赖清德却在星期五当天公开重申"坚决反对推进统一",还特意强调"反对一国两制"。   这已经是48小时内的第二次了。   10月29日,赖清德在主持"将官晋任授阶典礼"时,首次抛出这个说法。   当时不少人以为可能是一时冲动,或者只是说给某些人听的场面话。   结果两天后,他又在台陆军"换装M1A2T战车成军典礼"上,把同样的话再说了一遍。   这就不是什么失言了,这是明摆着要把话说死。   有意思的是,他选择的这两个场合,一个是给将官授衔,一个是战车成军典礼,全都跟军队有关。   这背后的意思其实挺明显的,他是在给台军打气,也是在给自己壮胆。   但问题是,这种"以武谋独"、"以武拒统"的想法,到底有多少实际意义?   前不久"九三阅兵"上展示的那些装备,已经把两岸军事实力的差距展现得清清楚楚。   不管是东风系列导弹,还是歼-20、轰-20这些新式装备,每一样拿出来都足以让人重新认识什么叫"代差"。   赖清德花大价钱从美国买来的M1A2T坦克,在现代战争体系面前,说实话有点像拿着冷兵器上战场的感觉。   当然了,我不是军事专家,但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   台湾这些年从美国采购的武器装备,价格是一年比一年高,性能却不见得多先进。   比如这次成军的M1A2T,美国自己都已经在研发下一代主战坦克了,卖给台湾的还是改良版的老货。   更关键的是,这些装备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两岸统一的大势,从来不是靠几辆坦克、几架战机就能阻挡的。   赖清德心里应该也明白这一点,但他还是要一遍遍重复这些话,为什么?   其实说白了,就是做给某些人看的姿态。   一方面要向华盛顿表明自己"够硬",好继续获得支持;另一方面也要稳住岛内那些"台独"基本盘,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个"靠山"。   但这种赌徒心态,风险实在太大了。   大陆这边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态度,统一后会充分尊重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这可不是什么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框架。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虽然遇到过一些波折,但整体上还是验证了这个制度的可行性。   赖清德一口咬定"反对一国两制",却从来不说清楚,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案。   维持现状?现状本身就是不稳定的,而且越来越难维持。   完全独立?那更是痴人说梦,不管是国际环境还是实际能力,都不允许。   所以到最后,他能做的就只剩下"拖"和"挑衅"。   但问题是,挑衅的结果是什么?   这两天大陆这边的反应已经很明确了,军事演训的频率在增加,力度在加大,范围在扩展。   赖清德越是挑衅,大陆的反制节奏就越快,这几乎成了一种正相关关系。   说得难听点,他这是在亲手加速某个进程,还以为自己在延缓。   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停止转动。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这不是谁喊几句口号就能改变的。   赖清德之流如果继续执迷不悟,等待他们的只会是历史最严厉的审判。   到那时候,再想回头,恐怕连机会都没有了。   你觉得赖清德这么做,到底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0 阅读:0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