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

罗普娱记 2025-11-01 13:37:19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先说说最实在的钱的问题,办奥运可不是建几个体育馆那么简单,从申办到结束要折腾近十年,花钱的地方多到数不清。 就说近几年的例子,东京奥运会本来预算挺低,结果因为疫情拖了一年,最后总开支飙到705亿人民币,足足亏了500亿;里约奥运会更惨,当初喊着“最节俭”,最后还是亏了141亿,那些新建的场馆赛后没人管,都成了废墟。 更早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让整个城市背了三十年的债,市民硬生生交了几十年“奥运特别税”才还清,这种亏谁愿意吃? 而且奥运开支有个怪圈,自1960年以来,实际花的钱平均比原计划多出180%,根本没法控制。上海、广州、成都都是过日子的好手,知道这笔钱花出去能不能回本。 就拿广州来说,现在正忙着投900亿搞交通,修高铁、建机场、开低空航线,这些钱花下去,市民出门更方便,生意也更好做,实实在在能尝到甜头。 上海青浦片区把钱砸在了区域融合和民生上,搞产业升级、防风险、补城乡差距,这些都是老百姓每天能感受到的变化。 要是把这些钱挪去办奥运,先不说能不能赚回来,民生项目肯定要拖后腿,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事,哪个城市愿意干? 再说说场馆的麻烦事,奥运要建一大堆专业场馆,赛时用十几天,赛后能不能用好才是关键。里约的场馆赛后长满杂草,设备都被偷了,还得花钱雇人看守;东京有些场馆赛后只能闲置,维护费一年就是一大笔。 北京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能赚钱,那是因为早就想好赛后要办演唱会、搞展览,还向市民开放健身,运营团队天天琢磨怎么“填满时间、占满空间”,就算这样也不是每个场馆都能学得来。 上海、广州、成都本来就有不少体育场馆,平时办比赛、搞活动够用了,没必要再花几十亿新建一批“一次性场馆”,最后落得“建得起养不起”的下场。 更重要的是,这三座城市早就不需要靠奥运“刷名气”了。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的大公司都在这设总部;广州是外贸枢纽,船运航线通到世界各地;成都的文旅和宜居名声早就传到国外,每年来旅游、工作的外国人不计其数。 当年北京办奥运,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现在这三座城市已经是国际舞台上的熟面孔,办不办奥运对它们的国际地位没啥影响,自然犯不着花这个力气。 还有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场馆达标,还要交通、安保、环保样样到位,甚至要承诺赛后几十年的场馆维护,这些都是隐形的负担。疫情之后,很多城市都看透了,奥运带来的短期热闹,抵不上长期的财政压力。 东京奥运会空场举办,门票收入几乎归零,旅游、餐饮的红利也没拿到,这种风险谁都怕。上海、广州、成都现在都在稳扎稳打搞发展,把钱和精力放在能长期受益的民生工程上,比如建学校、修医院、改善环境,这些比办一场十几天的盛会更让老百姓踏实。 所以不是这三座城市不给国际奥委会面子,而是现在大家都变得理性了,知道什么才是城市真正需要的。 奥运再热闹,也不如市民出门不堵车、看病不排队、养老有保障来得实在。国际奥委会觉得失望,可对这三座城市的老百姓来说,这种“不申办”才是最负责任的选择。

0 阅读:133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