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1-01 13:52:50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有178亿吨,但为什么放着这么多油不采,年年还得花大价钱进口? 每年我们进口那么多石油,不是因为不知道家门口就有,而是因为这玩意儿采起来实在太难了。要是能轻轻松松开个洞就冒油,那早就不进口了,谁还愿意花大价钱买别人的油。 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目前勘探难度最大、开发成本最高的油气区之一。别看它油多,那是因为这些油都躲得特别深,动不动就八千米、九千米往下扎。 中国第一口达到一万米的深井就是在这片地方打的,那可不是把钻头往下一放就完事儿了,干了好几年,每一步都得跟地质条件死磕。 地壳运动留下的复杂地质结构,搞得测量都成了技术活,别说成规模地开采了,先找到准头就得费不少劲。 塔克拉玛干沙漠本身也是个大问题。那地方环境极端,气候恶劣,风沙年年不断,夏天热得吓人,冬天冻得发抖。大型设备进不去,运输成本高得离谱,工人吃住也是个麻烦事。 你想象一下,一个钻井平台要在沙漠里立住脚,光是固沙、建路都得花上大把的钱,再加上维护设备、运送补给,成本直接翻好几倍。 和这比起来,在东部平原或者海上油田打井,简直就像在自己后院挖坑一样轻松。而且不是说你顶着高温和风沙把油采出来了就万事大吉。 塔里木盆地的很多油藏属于稠油、低渗透类型,说白了就是油不太愿意从地底流出来,得靠注水、注气、加热这些手段才能把它们逼出来。 这就又是一笔巨额投入。你花了几倍的成本,搞了半天,结果产量还不如沿海或国外一些成熟油田多,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不管这些油了。国家其实一直在推进超深层钻探技术的研发,像近年来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塔里木盆地的深地工程就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万米深井也不再是个梦想。 只是技术从突破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时间,再加上配套设施的建设,整个过程没法一蹴而就。你得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世界上很多产油国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页岩油,虽然储量大,但曾经也因为技术跟不上、成本太高而被搁置过。后来技术成熟了,才迎来爆发性增长。 中国也在走类似的路,只不过我们的地质条件更复杂,基础设施起步更晚,所以进展慢点,但方向没错。 另外,国家能源战略也不是光看眼前利益。保持适量进口,一方面是为了确保供应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据主动权。 你不能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哪天沙漠出了点啥状况,或者技术突然卡了壳,整个国家能源链条就可能出问题。 多元化进口,加上逐步推进国内高难度油田的开发,这种搭配才是稳妥的选择。所以塔克拉玛干的油不是没人看得上,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咱不是不想采,是得等条件成熟了再动手。就像一棵果树,你知道它有果子,但得等果子熟了,工具准备好了,再去摘才划算。 硬是现在就摘,那不仅摘不下来,树可能都得搭进去,这买卖就太亏了。等到那一天真的到了,我们也许就能看到沙漠变成能源宝库,而不是一片只能仰望的“黄金之地”。

0 阅读:0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