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姐姐,把才21天的妹妹从4楼扔下的原因找到了,不是天生恶毒的“坏孩子”,也不

庞德谈趣事 2025-11-01 14:56:13

5岁姐姐,把才21天的妹妹从4楼扔下的原因找到了,不是天生恶毒的“坏孩子”,也不是一时冲动的失手,而是她 用幼嫩大脑算出的“解决方案”,“删掉”分走妈妈的人,就能把妈妈抢回来。​​ “妹妹消失,妈妈就回来。”5岁大脑里,这条代码跑得太顺,顺到让她把21天的婴儿从4楼清空。别急着骂“天生恶童”,她连死亡是啥都没解锁,只知道抢妈妈的人得下线。 在她还没长全的认知里,没有“善恶”,只有“妈妈被抢走了”。以前妈妈的怀抱只属于她,睡前故事、日常陪伴从不缺席,可21天的妹妹一出生,一切都变了。 妈妈的手总在哄妹妹,怀里永远抱着那个小不点,她喊妈妈时,得到的常常是“等妈妈哄完妹妹”的回应。 这份落差,对5岁的孩子来说太沉重了。她不懂什么是死亡,只知道“妹妹消失了,妈妈就能变回以前的样子”。 这不是恶毒,而是孩子式的“解决方案”,就像抢回被拿走的玩具,她以为把“分走妈妈”的人“删掉”,就能重新独占母爱。 她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不可挽回的事,因为没人教过她生命的重量,也没人察觉她日渐积累的委屈。 添了二胎后,大人们忙着照顾新生儿的吃喝拉撒,喂奶、换尿布、哄睡耗尽了所有精力,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老大的情绪变化。 没人跟她耐心解释“妈妈的爱不会变少”,没人在她失落时抱抱她,也没人让她参与到照顾妹妹的过程中,让她觉得自己是被需要、被重视的。 于是,这个5岁的孩子只能自己琢磨“抢回妈妈”的办法,最终钻进了无法回头的牛角尖。 网上总有人急着给孩子贴“恶童”的标签,可5岁的孩子哪有成型的世界观?她的行为里,藏着的是被冷落的无助,是渴望母爱的迫切。 真正该被指责的,从来不是这个不懂事的孩子,而是缺席了情绪引导的家长。 二胎不是“爱被分割”,而是“爱被翻倍”。大人的责任,是让老大明白,妹妹的到来不是竞争者,而是未来能相互陪伴的亲人。 多一句关心,多一次拥抱,多一场平等的沟通,或许就能避免一场悲剧。 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件事给所有二胎家庭敲响了警钟:平衡的爱,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你觉得二胎家庭该如何兼顾两个孩子的情绪?如果是你,会怎么引导老大接受弟弟妹妹?

0 阅读:0
庞德谈趣事

庞德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