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杀了三千多名西路军红军的韩起功,在被解放军击败后,残部逃入祁连山。

青衫栀幽音 2025-11-01 20:02:39

1949年,杀了三千多名西路军红军的韩起功,在被解放军击败后,残部逃入祁连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韩起功的崛起本就与众不同,早年在马步芳部队中,只是个厨子,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凭借一碗姜汤获得马步芳的青睐,此后,韩起功借着善于钻营和察言观色,逐步跻身高位,终于在张掖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那片土地上,韩起功的名字甚至比阎王还让人畏惧,张掖百姓口口相传一句民谚,足见其威慑力。   张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韩起功到任后,凭借手中的重兵,迅速控制了当地局势,他在任期间,极力搜刮民脂民膏,滥伐祁连山林木,大肆盗掘古代文物,张掖金塔的金顶和大佛寺的明代大钟,都在这期间神秘消失,祁连山上的松木在韩起功的命令下成片倒下,仅据不完全统计,数量高达数十万株,张掖的百姓在韩起功的高压政策下,苦不堪言。   1937年冬天,西路军在河西走廊遭遇惨败,数千名红军战士落入韩起功部队之手,自此,张掖变成了人间炼狱,韩起功对待俘虏极为残酷,枪决、活埋、酷刑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东教场、牛王宫等地,遗骸至今可见,据记载,被枪决者、被活埋者、甚至被火烧者,数字均在数百上千,如此大规模的屠杀,使韩起功的恶名远扬西北,与此同时,那些被押往青海的红军战士,也未能幸免,韩起功的残忍与冷酷,在这一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是士兵,张掖普通百姓同样深受其害,为了敛财,韩起功不仅滥征苛税,还动用兵力强行掠夺,他的部队进入祁连山,砍伐森林,掠夺资源,盗取文物,几乎无所不为,张掖的社会秩序在他的统治下变得动荡不安,高金城医生这位当地知名医者,仅因救治流落的红军女战士,便惨遭韩起功残害,高金城的遇害,成为当时地方社会动荡的一个缩影。   韩起功的强权和残酷,令整个西北为之色变,但历史的车轮并未因一人的横行而停步,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进入张掖地区,韩起功一手拼凑的骑兵部队,在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迅速溃散,曾经不可一世的“张掖王”,也在众叛亲离之下狼狈逃窜,钻入了祁连山深处,他的部下在大难临头时哄抢财物,金银被分光,人心涣散,韩起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只能靠逃亡苟延残喘。   命运的转折来自一个沉默的名字——任廷栋,任廷栋1916年出生于安徽霍山,家境贫寒,1930年加入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名报务员,1937年,任廷栋随西路军西征,在倪家营子战斗中受伤被俘,目睹韩起功对红军的残酷迫害,幸运的是,他在一次看守疏忽时成功逃脱,之后,任廷栋隐姓埋名,在祁连山深处的煤矿做苦力,娶妻生子,与世隔绝地度过了十余年。   1949年秋,解放军解放张掖,韩起功藏身祁连山,任廷栋在煤矿工作时,偶然发现了韩起功残部的活动迹象,多年来积压的仇恨和责任感让任廷栋下定决心,他连夜步行九十里路,赶到张掖城,向军管会报告韩起功的藏身之处,任廷栋的身份经过核实后,军管会高度重视,决定派他携带劝降信再次深入祁连山,劝韩起功投降,面对曾经的仇人,任廷栋表现出极大勇气和冷静,成功完成使命。   韩起功被押回张掖,起初仍试图维持往日的威严,但所有罪行很快被揭露,被关押期间,韩起功不仅没有悔意,反而在狱中策划暴动,妄图东山再起,1951年3月26日,韩起功在临夏经公审后被执行死刑,彻底终结了他的罪恶生涯,曾经让无数人恐惧的“韩王”,最终难逃历史的审判。   任廷栋因在协助捉拿韩起功一事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政府的充分肯定,地方政府授予他自卫军营长等职务,生活得以安稳,任廷栋不仅是在历史风暴中幸存的普通人,更成为新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员,他的经历证明,普通人的坚持和勇气同样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对韩起功的历史评价,学界存在争议,有人强调其残暴、贪婪和对地方的破坏,也有人试图从特殊历史环境下分析其治理措施和个人选择,不论怎样,韩起功在西北近代史上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负面印记,他的倒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信息来源:人民网——任廷栋智擒敌军长韩起功

0 阅读:0
青衫栀幽音

青衫栀幽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