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接受美媒采访,大致说了三层意思:一是美国在官方层面并不信任中国

古今知夏 2025-11-02 10:54:59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接受美媒采访,大致说了三层意思:一是美国在官方层面并不信任中国会履约,所以将会做好实时统计并评估中国的履约表现,按中国的话说,就是“听其言,观其行”,然后决定下一步怎么走;二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总体走向是“有序脱钩”;三是美国还在推进对中国的301调查。  可美国口中的 “履约疑虑”,根本就是无中生有。中方从协议生效那天起,就算顶着疫情冲击、供应链中断的压力,也没松过履约的劲。农产品采购上,不仅按约定买了 1200 万吨美国大豆,还承诺未来三年每年都买 2500 万吨,比协议要求的还多。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新出台的法规把侵权定罪标准划得明明白白,执法力度一年比一年严,光去年就查处了上千起侵权案件。 反观美国呢?说好了要开放技术转让,结果动不动就拿 “国家安全” 当借口,卡着合作不让推进。金融服务领域承诺的市场准入,拖了好几年也没完全落实。合着只许美国爽约,不许中国提异议,这哪是谈履约,分明是耍无赖。 再说说那听起来挺唬人的 “有序脱钩”,其实就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全球产业链缠了几十年,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是说脱就能脱的?美国搞《通胀削减法案》,想靠 7500 美元的电动车补贴,把产业链从中国迁走,还要求电池原料得从美国或自贸伙伴国来。 可现实狠狠打了脸,法案实施后,美国市场七成电动车都拿不到补贴 —— 因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和制造技术,还得靠中国。 稀土领域更有意思。美国费劲重启了本土矿山,2025 年能挖 3.2 万吨稀土,可挖出来之后傻了眼:本土根本没能力搞高纯冶炼,还得把原矿运到中国四川加工。就算美国砸钱补贴,冶炼成本还是比中国高两倍多,更别说中国握着全球三分之二的稀土专利,核心技术绕都绕不开。 那些被美国吹上天的 “中国 + 1” 策略,也没好到哪去。企业把产能搬到印度、越南,结果核心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印度造的苹果手机,屏幕、芯片大多来自中国工厂;越南的电子厂,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可中国企业早就想到这一步,在墨西哥、匈牙利这些 “替代产地” 投了资,把供应链影响力嵌了进去。所谓 “去中国化”,不过是换了个包装,内核还是离不开中国。 而 301 调查和所谓的 “对等关税”,就是美国手里的霸道工具。 301 调查本质就是用美国的国内法,凌驾于 WTO 的国际规则之上。世贸组织早就裁定,美国凭这个调查对华加征关税是违法的,可美国压根不当回事,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所谓 “对等关税” 更离谱,税率比美国承诺的高好几倍,最高能到 50%,气得 46 个世贸组织成员一起反对。 这些单边操作没让美国占便宜,反而坑了自己人。2018 年至今的 301 关税,没缩小贸易逆差,反而让逆差从 9500 亿美元涨到了 1.2 万亿美元。 多出来的成本全算在美国消费者头上,美国企业更惨,供应链断了、市场进不去,利润一降再降,不少中小企业都扛不住了。 有意思的是,美国政客喊着脱钩,美国企业却用脚投票。2023 年美国在华实际投资涨了 52%,达到 33.6 亿美元,还新成立了 1920 家企业。 特斯拉 2024 年在华卖了 65.7 万辆车,创了历史新高;高盛、运通这些金融巨头,在华赚得盆满钵满。近七成美国消费行业企业,都计划 2025 年加大在华投资。企业心里门清,中国市场这么大,真脱钩了,亏的是自己。 中国一直守着契约精神,该履行的义务绝不打折扣,但也绝不容忍单边打压。美国要是还抱着 “赢者通吃” 的想法,继续鼓噪脱钩、挥舞制裁大棒,最后只会被时代潮流抛弃。

0 阅读:3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