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日本为何频现“她”主政?当议会变成直播秀场,治国被压缩成15秒的竖屏段子,

地缘经纬 2025-11-02 14:19:47

欧洲和日本为何频现“她”主政?当议会变成直播秀场,治国被压缩成15秒的竖屏段子,西式民主便亲手拆掉了“经验”这块基石,把国家命运送进热搜的轮盘赌。 选票不再问“你修过几条路”,只问“你能不能造梗”。政策辩论让位给滤镜脸,领导人的KPI从GDP变成点赞量。于是,女性被推到前排——不是因为她更懂财政或防务,而是“性别”本身成了最吸睛的标签,一张现成的爆款封面。 资本与算法悄悄开拍:剧本写好,人设钉牢,缺的是一张新脸。没有盘根错节的旧党羽、没有陈年黑料,刚好方便植入任何叙事。空白的履历,反而成了最大的竞争力。 两个月前,立陶宛把44岁的工会大姐鲁吉尼埃内光速扶上总理宝座——从议员到一把手,只刷了10个月副本,刷新欧盟纪录。 欧盟“一姐”冯德莱恩的履历更魔幻:40岁前履历表几乎留白,七年生七个娃后忽然空降德国政坛,先后掌管家庭、劳工、国防,最终坐上欧委会头把交椅。任内德军战机趴窝被嘲“不如二战残部”,她却忙着给华盛顿递投名状:零关税开闸、400亿芯片订单、6000亿投资红包,顺带收下15%关税天花板。不信任投票呼啸而来,她照样连任,流量比质疑声更响。 相似的剧本遍地开花: • 芬兰34岁“奇迹女孩”桑娜·马林,七年前还是超市扫码员; • 美国国务卿一桌饭局,对面坐满欧洲“姐妹团”,外长、防长一水儿高颜值 rookie; • 日本高市早苗,松下政经塾+美国国会实习镀金,回国即被包装成“平民逆袭铁娘子”。 当国防这种关乎生死的硬核赛道也被拿来安排“养成系”女主,欧洲等于把枪栓递给别人,只换回几张街拍。 华盛顿的造星流水线早已标准化:智库访学、NGO 捧哏、媒体热搜三连击,缺经验?补滤镜;缺政绩?给叙事。最终选出的人只需两样本领:镜头前微笑,白宫前点头。 于是,民主的里子被掏空,只剩舞台灯在闪。女性登顶不是性别平等的凯旋曲,而是政治真人秀的换角通知——旧男主下线,新女主接棒,剧本照旧。 这不是平等,是平等的替身;不是进步,是进步的抠图;不是自由,是自由的水印。当国家被简化为 hashtag,治国的门槛就只剩一句“上镜好看”。西式民主,至此完成从制度到综艺的终极跨界。

0 阅读:3
地缘经纬

地缘经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