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让我猜中了! 闻泰一点也不亏 闻泰收购安世时,与荷兰政府签署《公共承诺函》,

景川爱闲聊 2025-11-02 14:59:09

果然让我猜中了! 闻泰一点也不亏 闻泰收购安世时,与荷兰政府签署《公共承诺函》,承诺保持其在荷兰、德国、英国的研发与制造中心,5年内不搬迁核心产线,总部也因此留在荷兰。 说起安世半导体,在行业里那可是响当当的角色。它原本是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后来独立发展,如今已是全球前三大功率半导体厂商,手里握着超过1.4万项专利,2023年营收就有25亿欧元,在汽车半导体领域更是占着不小的份额——现在电动车里用的很多芯片,都可能出自安世的生产线。 闻泰签那份承诺函,可不是随便应付。欧洲这些年对半导体产业抓得特别紧,毕竟这是科技领域的“粮食”,谁也不想被卡脖子。荷兰政府最担心的就是核心技术流失、当地人丢工作,闻泰这一承诺正好说到了他们心坎里,既打消了顾虑,也为收购铺平了路。 换做有些企业,可能觉得收购完就该“我说了算”,急着把产线往回搬,结果往往碰一鼻子灰。之前有家中国企业想收购欧洲一家芯片公司,就因为没说清产线规划,被当地政府叫停,最后花了钱还没办成事。闻泰不一样,它懂尊重当地规则,也懂长远布局。 收购之后的效果,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闻泰半导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其中安世贡献了近七成。更重要的是,安世在荷兰埃因霍温的研发中心,800多名工程师没走一个,还新招了120人;德国德累斯顿的工厂,年产芯片突破100 亿颗,比收购前还多了20亿颗。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安世有技术,闻泰有市场和资金,两者一结合就是双赢。安世留在欧洲,能继续贴近当地汽车厂商、工业客户,研发也跟着市场走;闻泰则通过安世,一下子闯进了全球半导体核心圈,不用再从零开始啃技术硬骨头。 有人可能会问,5年后不搬迁的承诺到期了怎么办?其实不用急,这5年里闻泰已经和当地政府、产业链绑在了一起。现在荷兰政府还主动给安世的研发中心发了补贴,支持它搞车规级芯片升级;当地供应商也更愿意和安世合作,毕竟稳定的订单谁都想要。 跨国收购从来不是买个公司那么简单,而是买技术、买市场、买信任。闻泰这步棋,没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而是用诚意换来了长远的发展。它让我们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一定非要“强势掌控”,尊重和合作,反而能走得更稳、更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01
景川爱闲聊

景川爱闲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