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总是在联合国积极缴费,而联合国却经常成为针对中国的平台?答案很现实,也很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3 10:30:35

为何中国总是在联合国积极缴费,而联合国却经常成为针对中国的平台?答案很现实,也很压抑。如果不缴费,那将成为欧美打压和攻击大国的论坛,那时我们的形势会更加被动。 说起中国在联合国那点事儿,总让人觉得五味杂陈。一方面,咱们国家这些年经济腾飞,联合国会费越交越多。 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 5.5% 起步,中间几经调整,2019 年就跳到了 12.01% 成为第二大会费国,到现在 2025-2027 年直接破 20%,每年得掏 54 亿人民币,比之前足足多交了 16 亿,就算 2020 年疫情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没断过,连续五年都是全额缴纳,联合国发言人都特意用中文说过谢谢。 可另一方面,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这些地方,从来没少过针对中国的动静,就像花钱买了张 VIP 票,结果进场了总有人在旁边找茬。 人权理事会算是个典型,这些年欧美国家总爱拿涉疆、涉港议题做文章,今天提个议案,明天开个听证会,哪怕根本没去过当地,也能编出一堆所谓的 "证据"。 虽然每次都因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没通过,但架不住人家会炒作,议案刚一抛出来,西方媒体就跟着起哄,把黑的说成白的,国际上不明真相的国家难免被带偏。 安理会里更有意思,美国自己常年欠着 30 亿美元会费,占了全球欠费的七成,却总带头搞事情,动不动就想把台湾问题塞进议程,或者拿南海议题做文章,幸好咱们有否决权能顶回去,但每次都得跟他们掰扯半天,耗神费力。 联大就更不用说了,每年开会总有几个小国跟着欧美喊口号,要么指责所谓的 "人权问题",要么炒作 "债务陷阱",明明这些国家拿过中国不少援助,转过头就跟着别人骂街,实在有点滑稽。 更讽刺的是,咱们这钱交得勤快,有人却在旁边当老赖。美国占着 22% 的会费比例,却常年拖欠,2025 年光当年的常规预算就欠了 8.26 亿,累计欠款超 30 亿美元。 因此联合国都快揭不开锅了,计划裁员 18.8%、缩减维和部队规模,他们照样把钱砸给乌克兰和以色列搞援助,光给乌克兰就扔了 1020 亿美元,说没钱交会费纯是睁眼说瞎话。 更鸡贼的是,美国还把欠费卡得特别准,刚好不超过前两年应缴总额,就为了不丧失投票权,这种 "卡点式赖账" 把规则玩得明明白白,反观咱们规规矩矩交钱,却落不着清净。 可话说回来,真要是不交或者少交,情况只会更糟。之前巴西、阿根廷就因为拖欠会费被取消了联大投票权,咱们要是也这么干,欧美立马能跳起来喊 "中国不负责任",顺势把联合国变成专门打压咱们的论坛。 到时候人权理事会的反华议案可能真能通过,安理会里针对咱们的决议会一波接一波,甚至可能有人鼓噪取消咱们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 毕竟他们早就看咱们的否决权不顺眼了。 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也可能动摇,现在咱们主提的 "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 决议能有 62 国共提,不少是冲着咱们守规矩、肯担当来的,要是欠费,这些支持说不定就散了,到时候真成了孤家寡人。 再说,交了钱至少能在台面上说话。去年人权理事会第 54 届会议,咱们主提的消除不平等决议有 80 国联署,直接协商一致通过,这就是花钱保住话语权的好处。 要是没这席位没这话语权,欧美说啥就是啥,他们说新疆有 "问题",联合国可能就真会派所谓的 "调查团";他们说南海不是咱们的,说不定就会通过决议施压,到时候国际舆论全是对咱们不利的声音,比现在被动十倍。 咱们现在虽然挨点骂,但至少能当场反驳,能用数据砸他们脸,能联合发展中国家投反对票,这都是交了会费才能有的底气。 说白了,这钱交得有点憋屈,就像明知菜市场缺斤短两,还得去买一样 —— 毕竟别处更贵更坑。 联合国这地方本来就带着二战后的老规矩,欧美话语权本来就重,咱们要是撤资离场,正好给了他们独霸舞台的机会,到时候不光是舆论攻击,贸易制裁、国际孤立都会跟着来。 现在虽然要掏 54 亿,要应对各种找茬的议题,但至少能把场子守住,能在他们的地盘上跟他们掰手腕,总比被人堵着门骂还没法还嘴强。 这就是现实,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捏着鼻子交钱,然后握紧拳头应对,毕竟在国际上,从来都是实力说话,而会费,就是实力入场券的一部分。

0 阅读:56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