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万吨立即交付的大豆,还有很多人以为,是中美釜山峰会达成了交易。 错了!真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03 10:56:23

1200万吨立即交付的大豆,还有很多人以为,是中美釜山峰会达成了交易。 错了!真相是,中国用“1.1亿吨”的全球总采购量,和“多元化替代货源”这张底牌,逼着美国在“霸权”和“豆农生计”之间二选一! 最近 1200 万吨美国大豆要火速运往中国的消息传得挺热闹,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中美釜山峰会刚谈成的 “大生意”。 但稍微翻一下交易记录就会发现,这事儿跟峰会压根没多大关系 —— 中粮集团早在峰会前一天,也就是 10 月 29 日就已经下单买了 18 万吨美国大豆,所谓的 “峰会成果” 不过是美方的宣传把戏。 要弄明白这背后的门道,得先看中国手里的底气。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咱们每年要进口 1 亿吨以上的大豆,2025 年前九个月就已经买了 8618 万吨,比去年还多了 5.3%。 这么大的采购体量,本身就是说话的分量,毕竟全球大豆贸易的半壁江山都攥在咱们手里。 更关键的是,这些年咱们早把 “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的风险堵死了。 从 2018 年开始,中国就一直在铺大豆进口的后路,现在已经搭起了覆盖南美、东欧甚至非洲的供应网。 2025 年这大半年,巴西确实是主要供应商,前九个月给咱们送来了 6370 万吨大豆,占了总进口量的 73.9%。 但巴西出口商借着供应优势抬高价格,大豆从年初的每吨 360 美元涨到 650 美元,国内油厂每加工一吨就得亏 200 多块,这生意自然没法做了。 咱们没跟巴西耗着,转身就找到了下家。 阿根廷刚宣布暂停大豆出口税,中国企业 48 小时内就签下 130 万吨订单,价格优势特别明显。 乌拉圭的大豆也在赶来的路上,今年对华出口一下子涨了 30%,俄罗斯远东的新季大豆 11 月中旬就能装船发货。 实在不够用,国内还有中储粮的 4500 万吨储备顶着,加上东北的 200 万吨专项储备,撑三个月完全没问题,而且这些储备还在动态轮换,10 月刚拍卖了 4 万多吨陈豆,11 月还要追加投放。 这边中国的供应网稳如泰山,美国那边早就乱了阵脚。 要知道,中国以前可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2024 年还买了 2700 万吨,占他们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但 2025 年以来,咱们基本没碰美国新季大豆,9 月更是一粒都没进口,这还是 2018 年 11 月以来头一回。 美国豆农这下遭了殃。 今年收成创了纪录,可没了中国订单,大豆全堆在仓库里,旧作库存高达 3.16 亿蒲式耳,价格跌到了近三年最低,农场收购价有时候还不到 10 美元一蒲式耳。 种大豆的成本却没降,每英亩得花 500 多美元,算下来每英亩要亏 100 到 150 美元,全美豆农总共亏了上百亿美元。 伊利诺伊州有个谷仓因为堆得太满直接塌了,三万多蒲式耳大豆撒了一地,清理费就得好几万美元,这事儿连媒体都报道了。 这些豆农可不是普通农户,他们是共和党的核心支持者,刚结束的大选余温还在,白宫根本不敢不管。 一边想靠着关税维持霸权脸面,一边是百万豆农要破产的压力,美国政府只能二选一。 毕竟霸权不能当饭吃,但得罪了选民,下次选举可就麻烦了。 所以这次 1200 万吨大豆订单,压根不是中国求着买,反而是美国急着要个结果。 中粮先买的 18 万吨,不过是给美方递了个台阶,这点量连美国库存的零头都不到,芝加哥期货价格也就象征性涨了 2%,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但对美国来说,这至少能给闹翻天的豆农一个交代,算是暂时稳住了基本盘。 美方在峰会上把这事儿吹成 “重大共识”,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贸易的节奏早就由不得他们了。 以前中国买美国大豆是没得选,现在不仅能挑着买,还能借着采购节奏敲打涨价的供应商 —— 巴西看到中国转头买美国大豆,最大的粮商邦吉立马就把报价降了 18 美元一吨。 10 月 30 日峰会结束后,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把会晤夸成 12 分,说中国会买 “大量大豆”,还让农民 “买更多土地和拖拉机”,更像是给自己找面子。 毕竟中国手里的牌摆得明明白白:1 亿吨的采购体量打底,多元供应网随时能换,战略储备足够应急,美国要是想不通利害,只能看着豆农继续亏下去。

0 阅读:41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