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给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50多亿,肉疼,没想到这么多! 10月初联合国又来跟中国要钱了,否则联合国只能裁员!10月底我们就全额打款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其实这事说起来也简单,中国是联合国的第二大会费出资国,这个排名不是谁投票投出来的,是联合国根据各国经济体量、人口、贸易规模等一堆数据算出来的一个“分摊比例”。 简单点说,谁经济体量大,谁就得多掏钱。这也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日本、德国、法国这几个经济强国也都交得不少。 只不过人家美国,虽然是第一大出资国,但从来就没老实交过。这几年拖欠的会费加维和费用,总共已经超过十亿美元了。 但美国该有的权利可一样不少,照样在安理会有一票否决权,照样在联合国里喊话主导议题,甚至还能逼着一些机构迁址、裁员、合并。 换句话说,美国用“赖账”的方式,几乎没少得到该得的好处。而中国呢?一边出钱,一边出人,维和部队也派得最多,可是在一些关键机构的话语权上,还是经常得靠“争取”。 这就让人有点不太舒服了。但话又说回来,中国为啥每次都按时交钱?其实目的也很明确,维持一个稳定有效的联合国运转机制,对我们大有好处。 中国在海外的利益越来越多,能源通道、航运安全、投资项目、商贸往来,这些都需要一个相对平衡的国际秩序来保驾护航。 联合国虽然有缺陷,但它毕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球性的多边对话平台。你不能因为它的问题多就直接退出或者不交钱,那样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而且别忘了,中国这些年的国际地位越走越高,参加的联合国机构也越来越多,话语权也比过去有了大幅提升。 像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很多中国人都已经进入了核心岗位。这不光是能力的体现,更是国家信用的延伸。你只有在规则之内按时走流程,才有资格去影响规则本身。 再说句实在的,中国现在每年海外投资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海上航道、海外工程、驻外机构,如果没有一个能协调各国利益的机制,这些都可能面临不确定风险。 联合国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在很多关键时刻,还是能起到缓冲和协调的作用。比如中东局势一紧张,立马就能通过联合国平台呼吁停火、派出观察员、推行人道援助。 这种时候看着没啥用的组织,反倒成了最顶用的。当然,有人说我们交了这么多钱,结果规则还是西方定的,感觉吃亏。 但要知道,规则不是一朝一夕改的,也不是靠不交钱就能改变的。相反,越是参与得深,越有机会引导改变。这几年我们推动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已经在多个联合国场合被认可,像“一带一路”倡议也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些可不是空话,而是实打实的影响力。 这50多亿,从账面上看是支出,其实是对国家安全、海外利益、话语权的“投资”。不光不能少,还要更精准、更有力。哪一天我们能在更多关键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这钱花得才叫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