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斯霍夫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因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中资企业,被各路媒体围堵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03 12:10:20

荷兰首相斯霍夫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因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中资企业,被各路媒体围堵,场面急转直下。他嘴里还在重复那句“不是针对中国”,现场气氛紧张,很多记者嗅出不对劲。他还说是因为安世CEO管理不善,这个解释放在西方国家身上,有点滑稽吧?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去年营收刚飙到147亿元,给荷兰国库缴了1.3亿欧元税收。   布鲁塞尔欧盟峰会前,斯霍夫面对记者围堵,焦点是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安世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事业部,做了六十多年芯片研发制造,可2018年之前活得特别惨,年年亏,差点就倒闭了。是中国闻泰科技投钱控股,把这家快倒闭的企业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之后又砸钱优化管理,才让安世重新活了过来。   中资接手后,安世不光不亏了,还做成了全球最大的二极管、晶体管这类基础芯片制造商之一。它产的芯片大量用在欧洲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上,早就是全球车规级芯片供应链里的关键一环。   2025年上半年,安世营收还在涨,赚了78.25亿,比去年同期多了11.23%,这增长势头摆在这儿,足以证明管理团队的本事,说人家“管理差”根本没根据。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公布的庭审文件,戳穿了荷兰政府的谎话。文件里写得很明白,荷兰政府敢动安世,根本是因为美国在背后施压。   今年6月,荷兰外交部跟美国国务院的安全与防扩散局专门开了会,美方在会上明说“安世CEO还是中国股东这边的人,这本身就有问题”,还要求必须换CEO,不然就别想拿到“实体清单”豁免。   会议记录里甚至提了“美国政府关门,得提前执行50%规则”,这话明摆着说荷兰是在配合美国的出口管制要求。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经济事务部之前还发声明,说美国没掺和这事,两边行动时间纯属巧合。   可庭审文件里的细节,把这个谎撕得干干净净。文件里光跟美方“50%规则”相关的内容就提了快二十次,把荷兰政府怎么一步步顺着美国要求,针对中资企业操作的过程写得明明白白。   美方在会上更没藏着掖着,直接说“撤资得花时间,我们懂”,这意思很清楚:这次换高管、夺管理权,只是让中资彻底退出安世的第一步。   荷兰政府的操作方式也争议很大。经济事务部直接搬来《货物可用性法案》,宣布一年内不准安世转移资产、辞高管,也不准做重大经营决策;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跟着就判了,把安世的中国籍CEO撤了,让外籍高管临时接管。   这种直接用行政和司法手段插手中资企业正常经营的做法,让国际投资圈里的人都捏了把汗。   科技投资资讯平台“塞拉里集团”就评论说,安世这事儿很可能会成未来几年的典型案例,它给所有国际投资者提了个醒:就算在荷兰这种大家觉得法治完善、环境稳定的地方投了钱,地缘政治一变,你的资产就可能被随便“扣下”。   荷兰网友“Bixbeat”在红迪论坛上的留言,说出了不少荷兰人的想法:“我是荷兰人,对这操作一点都不待见……咱们的国际名声算是砸了。”   荷兰政府显然没琢磨明白,这么硬插手中资企业,最后可能会坑了自己。安世的供应链早就跟全球绑在一起了,跟中国市场更是掰不开。   安世造芯片的关键零件要从中国买,封装测试这些核心环节都放在东莞,卖出去的产品一半以上都销往中国。   荷兰政府硬要夺权管企业,却没法切断安世跟中国供应链、市场的联系,这种不切实际的操作,很可能让企业停摆,最后连累欧洲汽车业这些下游产业缺芯片。   对闻泰科技来说,安世是它唯一的核心业务,也是最能挣钱的板块,荷兰政府这操作,明摆着损害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现在全球经济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开放合作、一起挣钱才是正道。   荷兰政府为了顺着某个国家的霸权,把科技和生意跟政治绑在一起当工具用,不光坑了中资企业,自己的营商环境名声也毁了。   斯霍夫被围堵时翻来覆去说“不针对中国”,可记者们的追问和慢慢露出来的实情,把他的辩解衬得特别苍白。   越来越多的国际舆论看明白了事儿的本质,不少欧洲媒体都在报道里说,荷兰政府找错了对象——真正威胁欧洲供应链安全的,不是中资企业好好做生意,而是美国随便制裁的霸道做法。荷兰跟着美国瞎掺和,只会让欧洲在全球供应链里越陷越被动。   这场峰会外的围堵,最后以斯霍夫被安保架着匆匆进会场收场,但安世这事儿的连锁反应才刚开始。   国际社会都盯着荷兰政府接下来要干啥,更想看看欧洲能不能从这事里吸取教训,别再被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重新回到公平对待外资企业的正道上。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