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国人之所料,中方刚答应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就通告全球,宣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 这翻脸速度比翻书还快,不少人看完都忍不住骂一句“熟悉的配方”。1200万吨大豆可不是小数目,够给美国豆农送去真金白银的实惠,结果刚接住我们递过去的橄榄枝,转头就把贸易大棒举了起来,这操作实在让人不齿 得先掰扯清楚这1200万吨大豆的分量。美国大豆产量常年稳居全球前列,中国曾是他们最主要的买家,巅峰时一年能买走美国六七成的大豆。咱们这次松口采购,明眼人都知道是释放缓和信号——既满足国内饲料、榨油的刚需,也帮美国豆农缓解库存压力,毕竟大豆历来是中美经贸里的“润滑剂”。可美国贸易代表转头就拿301调查说事,格里尔还嘴硬说要查中国是否履行2020年的贸易协定,这吃相实在难看。 美国这套“给甜枣就打耳光”的操作,早成了公开的套路。前阵子吉隆坡经贸磋商刚结束,美方还夸谈判“有建设性”,双方刚就关税暂停期延长达成共识,转身就变了脸。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就靠大豆拿捏咱们,咱们停购后又反过来求着买,现在不过是换了话术故技重施。他们算准了大豆是利益交汇点,觉得中方会为了稳定妥协,却没看清咱们早不是只能依赖美国大豆的局面了。 这些年咱们早把采购渠道铺得四通八达。美国挑起贸易战后,咱们直接把大批订单转给巴西,2025年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1.69亿吨,光专供中国的就有8000万吨。阿根廷、俄罗斯的大豆也陆续补上来,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早被挤得缩水——2024年咱们从美国进口大豆2214万吨,占比21.1%,今年预计还得降到1000万吨以下。 美国大豆本身也没啥优势了。受关税影响,美国大豆进口综合税率高达84%,比巴西大豆每吨贵出500多块,价格上早输了一截。这次中方采购消息一出,华尔街资本倒是趁机炒作,把美豆期货价格拉到1100美分/蒲式耳,可这根本没基本面支撑,没多久就成了昙花一现。美国贸易代表不管这些,眼里只有政治筹码,完全不顾豆农的实际利益。 301调查这张牌,说白了就是冲着咱们的发展来的。表面喊着“公平竞争”,实际是盯着咱们的产业政策和高端制造。他们想靠调查逼咱们让步,却忘了咱们手里也有反制的家伙事。从稀土到关键矿产,咱们握着不少全球供应链的主动权,真要是闹僵了,有的是办法回应。之前美国动咱们远洋船舶,咱们直接对美航运公司收停靠费,这种反制手段早用过了。 美国内部其实早乱了套。财长盼着中国采购缓解通胀,毕竟对华高关税已经把美国通胀推得老高,企业和老百姓都扛不住;贸易代表却一门心思走强硬路线,把政治诉求放第一位。这种分裂让美国的贸易政策毫无连贯性,全看国内风向摇摆。关税暂停期延了三次,根本问题一个没解决,这次继续调查,不过是把“权宜之计”的戏码再演一遍。 咱们愿意采购大豆,是算的长远账,不是怕了谁。采购多元化能平衡国际关系,也给国内市场留足缓冲,但绝不等于妥协。美国要是真敢把调查升级,咱们的反制手段早备好了。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只会耗光最后一点互信,让咱们更坚定走自主发展的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国大豆出口 全球大豆进口量 中国大豆需求 美国大豆关税 美国大豆进口 中国大豆订单 大豆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