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韩国与中方正式宣布了 中韩续签4000亿本币互换协议,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2025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已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维持在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后可以展期 。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货币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 当然,任何重大的国际合作都不会一帆风顺,背后总有复杂的博弈。中韩这次续签本币互换协议,同样是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落下的一颗关键棋子。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和务实合作。但另一方面,韩国在外交和安全上与美国的深度捆绑,也为这份合作增添了不少变数。有人可能会问,韩国一边在安全领域与美国保持传统盟友关系,一边又和中方深化货币合作,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这恰恰体现了韩国在大国博弈中的一种“平衡术”。作为一个身处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经济体,韩国的选择从来不是单选题。它既要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来应对朝鲜半岛的安全威胁,又离不开中方这个世界工厂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次续签协议,正是韩国在经济层面做出的务实选择,它清晰地表明,无论政治上如何摇摆,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是不可动摇的。 对中方而言,这更是一次重要的经济合作。通过深化与韩国的经济联系,中方不仅巩固了人民币在亚洲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围堵之下,成功地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经济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不应被政治分歧所绑架。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具体的场景:一家韩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过去要把产品卖给中方的汽车制造商,需要先把韩元换成美元,再把美元换成人民币,两次换汇,两次手续费,还要承担期间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现在,通过本币互换机制,双方银行可以直接进行韩元对人民币的结算,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显著提高。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实实在在的商业便利,是企业和消费者都能感受到的红利。 这份协议的续签,就像是给动荡的全球经济注入了一剂“稳定剂”。在美联储不断加息缩表、美元潮汐搅动全球金融市场的背景下,中韩两国通过加强本币合作,共同抵御外部冲击,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说明,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区域内的合作与整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总而言之,中韩续签本币互换协议,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金融事件。它是经济规律压倒政治杂音的有力证明,是区域合作对抗外部不确定性的成功实践,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一个坚实而重要的里程碑。这颗棋子落下,不仅稳定了中韩经贸关系的大局,更在复杂的全球棋局中,为未来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位读者你 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