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还需要主持人吗?AI与流量围剿下,这个职业正在迎来新生 芒果台招商会上,

小郎视频 2025-11-03 19:33:07

未来还需要主持人吗?AI与流量围剿下,这个职业正在迎来新生 芒果台招商会上,何炅、汪涵与李维嘉相拥而泣的画面冲上热搜,勾起无数人对电视主持黄金时代的怀念。与此同时,杭州新闻联播的AI主播正24小时零失误播报,网红跨界主持翻车的闹剧也屡见不鲜。在技术迭代与流量冲击的双重夹击下,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眼前:未来还需要主持人吗?答案或许藏在职业变革的裂缝里。 流量狂欢正在稀释主持的专业价值。某品牌直播中,网红翁青雅逻辑混乱、接话尴尬,却因粉丝基数被推上主持台,让观众看清业余者的"遮羞布"。如今,综艺让演员代班、直播让主播控场、典礼用VCR衔接,专业主持人似乎成了性价比低下的"冗余角色"。更令人唏嘘的是,《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停播后,传统主持培养体系断裂,传媒院校毕业生自嘲"毕业即转行",行业青黄不接已成常态。 AI的崛起更添行业焦虑。央视AI主播"小C"语音合成准确率达98%,地方台数字人主播团能实现零失误播报,甚至普通人通过两步操作就能生成"电视台级"主持内容。资讯播报、流程串场等标准化工作被AI轻松接管,让不少人担忧人类主持人的生存空间。 但技术与流量从未真正取代专业价值。《我是歌手》总决赛上,孙楠突然退赛引发全场混乱,汪涵一句"由我来掌控"力挽狂澜的名场面,恰是AI无法复刻的临场智慧。AI能精准传递信息,却读不懂嘉宾未言说的情绪,化解不了突发的冷场,更构建不出仪式感与情感连接——这正是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电商直播中专业主持能让转化率提升20%-30%,证明专业价值从未失效。 当下的主持行业,正在阵痛中完成价值重构。董卿用《朗读者》成为"意义建筑师",撒贝宁在综艺中展现全能适应力,梁田转型短视频打造个人IP,他们证明主持人不必困于演播室。更重要的是,职业边界正在扩张:懂财经的"专家型主持"客单价是普通从业者的3倍,跨境双语主持起薪高出行业均值30%,元宇宙中更涌现出虚拟场景互动主持的新角色。 AI取代的是机械劳动,流量淘汰的是平庸者。未来的主持人,将是"人机协作"模式下的价值核心——AI处理数据与翻译,人类专注情感共鸣与深度解读;他们既是直播间的"带货王者",也是垂直领域的"知识看门人",更是连接技术与人文的纽带。 当芒果台老主持相拥的画面触动人心,当专业主持仍在各类场景中彰显不可替代性,我们已然明白:这个职业从未走向消亡,只是在告别粗放生长后,迎来了以专业为内核、以创新为羽翼的新生。

0 阅读:0
小郎视频

小郎视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