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华附校,校园空间大变身的例子随处可见。这学期,师生联合策划的藻井纹样作品展在教学楼廊道上的艺术空间上线。学生才华展示有了舞台的同时,也为“下课去哪玩”提供了选择。 该艺术空间名为“经纬万象+造型空间”,位于学校4号楼3层,美术专用教室也分布于此。师生出了教室就能看展。廊道墙面就是展示艺术作品的空间,书法、陶瓷等艺术作品均陈列于此。步入廊道,八年级学生的藻井纹样作品占了半壁江山,足足有200余幅,手绘、剪纸等形式均有。教师也主导设计了AI藻井纹样动态视频,开发了藻井纹样魔方等。 东华附校美术教师王飞宇介绍,藻井是以彩绘或雕刻的形式,装饰在石窟顶部的构件。一般为方形或圆形,整体造型呈下宽上窄的井状,层层叠加向上收进。这类结构的纹样多以藻纹为主,“藻”即水藻,古人取“水能克火”的寓意,将其绘于屋顶以寄托防火祈愿。新推出的藻井纹样作品展脱胎于美术课《丝路回望》。 “这样的展出,既能为孩子们提供展示平台,又能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度延展。”王飞宇说,策展征集令发出后,学生热情高涨,除了用心制作个人作品,也为布展提供了许多思路。从最终呈现的作品来看,不少学生在领悟藻井纹样要义的同时,还在创作中融入了电影、动漫等元素。八(3)班学生许子涵的作品就是代表。“我的这幅作品融入了我喜爱的球队,因为它的队徽是圆形的,周围旋转的字符既代表它的名字,也符合藻井的设计理念。”许子涵说。 从美术课堂到廊道艺术空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热情,也丰富了校园文化,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采访当天,正巧碰到五(7)班学生张乐颐和与俞晓瑜组团逛展,两人认为,“课间休息过来逛逛蛮好的,很放松。”五(11)班学生窦思羽说:“我上社团课的位置也在这一层,每次下课路过这里都会驻足一会儿,新上的藻井纹样令人震撼!” “校园空间合理利用,使得展示、交流成为常态,空间育人的功能也得以凸显。”东华附校副校长曹影梵介绍,“经纬万象+造型空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一次,主题和创意均由师生决定。学校配合空间再利用推出的“校园策展人”实践项目也很火爆,从作品创作者升级为展览策划者,孩子们日常可以自主参与展品排布、展区设计、讲解引导等环节,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者与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