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自称「中国人」掀波 陆学者:民意转向、统一舆论新契机 梅花新闻网高陆/

梅花看兩岸 2025-11-03 22:05:11

郑丽文自称「中国人」掀波 陆学者:民意转向、统一舆论新契机 梅花新闻网 高陆/综合报导 国民党新任党魁郑丽文近日公开表态「我是中国人」,为两岸良性关系推砌基石。对此,大陆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今天(3日)表示,郑丽文的言论展现与过去国民党明显不同的姿态,过去不少台湾人不敢自称「中国人」,如今郑丽文的登高一呼实际反映民意的转变,对于维持两岸和平稳定、推动共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3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吸引海内外大批涉台学者与会。巫永平在会上指出,郑丽文的自我定位与近年国民党领袖相较,态度上有明显不同,过去台湾受「去中国化」影响,许多人不愿自称「中国人」,如今这一改变其实反映出民意的转折,对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合作与长远稳定发展,「是相当正面的讯号」。 巫永平会后受访时进一步表示,近年民进党刻意塑造「台独叙事」,但随着台湾年轻人透过网路接触真实的中国社会,加上部分网红跨海传递资讯,使台湾民众对民进党执政表现与「美国会保护台湾」的信任基础产生动摇,这些因素推动了舆论变化,也为郑丽文在党主席选举中「强调中国人认同」奠定基础。 巫永平称,台湾长期受「台独势力」影响,二战史观被扭曲,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甚至将日本战败称为「终战」,出现对殖民者的「感恩情结」;同时,部分政治人物还以「台湾地位未定论」挑战联合国2758号决议,意图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他强调,大陆应持续强化「正确抗战史观」,巩固统一叙事、削弱赖清德所推动的「台独话语」,借此塑造有利于最终统一的舆论环境。 巫永平还分析,美国新旧政府在「打台湾牌」的策略上出现明显差异。拜登时期以「民主同盟」为核心,强调价值观合作;而川普则采取务实主义,不再强调意识形态。他认为,「川普并不重视所谓价值观外交,赖清德近年倡导的『民主同盟』论述,在川普任内已失去作用,这会是台美关系的重要转折」。 巫永平指出,美国长期将台湾视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工具,这一思维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把中国定位为最大竞争对手,只要中美竞争格局存在,台湾就会是美方手中的一张牌」。

0 阅读:1
梅花看兩岸

梅花看兩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