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 ​不止中国,连全世界都知道了!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

古潭见闻 2025-11-03 23:19:06

这下出名了! ​不止中国,连全世界都知道了!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打造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次转换。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是中国给世界能源格局下的一步先手棋。 欧美还在为铀矿争夺得头破血流,我们已悄悄点燃“钍纪元”的火种。要知道,这技术美国1969年就弃了,觉得是块啃不动的硬骨头,偏偏被中国科学家嚼出了香味。 钍这东西,说穿了就是核能界的“扫地僧”。一克钍发的电,抵得上200克铀;甘肃实验堆那点燃料盐,发电量竟堪比350万吨煤,简直是能量密度的天花板。 更让人安心的是安全性。传统核电站怕地震、怕泄漏,钍基熔盐堆偏是个“安全怪”:温度超标?熔盐自动凝固封死辐射;断了冷却水?根本不依赖水冷却。 常压运行的设计,让它连爆炸的可能都没有。网友直言:“要是福岛用的是钍堆,哪会有那场生态灾难?” 这背后,是十几年啃硬骨头的坚持。上海应物所的团队从零起步,镍基合金材料耐腐蚀性做到全球顶尖,关键设备100%国产化。 连检测仪器都是自家造,欧美想卡脖子都找不到缝隙。工程师说:“每个螺丝都得自己拧,跟造航天发动机一个较真劲。” 2011年立项时,国际同行都在看笑话。最难的时候,团队工资都发不出,靠专项贷款硬撑;2020年疫情期间,工人裹着防护服浇混凝土,硬是提前三个月完成封顶。 如今苦尽甘来,中国钍资源储量世界第一,相当于攥住了未来核能的命根子。国际能源署急得连夜开会,欧盟偷偷派团考察,美国页岩油巨头股价应声跌了5%。 这技术的野心,远不止发电。650℃的出口温度,既能驱动涡轮机,又能直接制氢,效率比传统核电站高30%。 白天用太阳能加热熔盐储能,晚上熔盐放热发电,直接解决了风光电“靠天吃饭”的短板。规模化后度电成本或低至0.05元,比现在便宜八成。 往后空调随便开,电动车充电像充手机,工厂夜班再也不用心疼电费。更难得的是,钍废料三百年就衰变完毕,不像铀废料要埋上万年。 甘肃已规划钍能产业园,熔盐储能嫁接光伏风电,氢能成本有望降70%。这场能源革命,中国不仅要实现自身能源自主,更要带着全球碳中和往前跑。 中东卖油佬该失眠了,以前是追着铀矿跑,现在中国家里钍矿堆成山。戈壁滩上的蓝色火焰,照见的是能源独立的康庄大道,或许不久后,一度电五分钱的时代真要来了!

0 阅读:84
古潭见闻

古潭见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