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没露面,大陆立法定光复日,两岸记忆撕裂了 2025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程序将这一天正式定为台湾光复。 就在同一天,台北市长蒋万安没有去参加纪念活动,他去了大安森林公园参加生态博览会,对着镜头讲环保和市民生活的事,有人问蒋万安为什么不去纪念活动,蒋万安没有直接回答,只说市政优先,这话听起来很官方,大家心里都明白蒋万安不想谈这件事。 我仔细琢磨,蒋万安不公开露面这件事,并非偶然发生,作为蒋介石的曾孙,按理来说他出现在这种场合具有重要象征意义,但他没有选择这样做,或许他认为当前提出“光复”话题过于敏感,容易被人贴上特定标签,也担心被台湾部分人士批评为“统派”,他在台北担任市长,需要面对的是本地选民的实际需求,而非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因此必须在表态时掌握好分寸,既不能表现得太过激进,也不能完全保持沉默。 大陆这次立法行动展现了坚定立场,过去在历史书中对台湾回归的表述往往较为简略,现在通过法律条文明确宣示,等于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没有忘记这个问题,也不允许模糊处理,尤其在当前两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大陆以法律形式重申历史事实,不是为了激化矛盾,而是为了界定底线,无论外界如何解读,在法律层面台湾属于中国这一事实是确凿无疑的。 有意思的是,台湾社会对这个纪念日的反应显得很平静,官方没有发表看法,民间也没有太多讨论,很多年轻人甚至不清楚10月25日具体是什么日子,他们在学校课本里学到的这段历史,往往被简化或淡化处理,所以当大陆方面把这一天定为法定纪念日时,有些人会感觉怎么又在提旧事,其实这不是要翻旧账,而是补上一段被忽略的历史课程。 蒋万安的选择表明,在台湾提到“光复”已不只是历史问题,而是政治立场的体现,一个人敢不敢提这个日子,就能看出他站在哪一边,蒋万安选择避开这个话题,说明他知道其中的风险,他不希望自己和台北市政府被卷入争议,这种做法虽然显得谨慎,但对蒋万安本人和他的职位来说,或许是最稳妥的方式。 说到底,两岸的记忆早已分道扬镳,大陆铭记的是胜利与回归,台湾有人记得战后混乱和身份迷茫。蒋万安不现身不是不在意历史,而是知道现在提这件事只会让局面更复杂,他宁愿谈论生态、公园和市民生活,因为这些话题没人争执,也不会引发冲突。 我不认为蒋万安的做法有错,也不觉得大陆方面反应过度,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出选择,大陆用法律守住历史底线,蒋万安用沉默避开政治漩涡,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立场下的生存方式,历史始终存在,但如何面对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