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一直赖着不交钱,联合国非但不催,反而老是主动找上中国?明明中国一直积极

史记越玉门 2025-11-04 10:45:38

为什么美国一直赖着不交钱,联合国非但不催,反而老是主动找上中国?明明中国一直积极缴费,为什么联合国却老是针对中国?这两个问题戳中了很多人的疑惑,其实背后藏着全球秩序里的现实博弈,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美国作为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最高的国家,常规预算要扛22%,维和预算更是占到26%左右,本应是资金保障的核心。   可截至2025年9月底,它累计拖欠的会费已经突破30亿美元,占全球欠费总额的70%以上,这笔钱几乎相当于联合国2026年一整年的常规预算。   更过分的是白宫在2026年预算规划里,明确要全面停止支付维和经费,旧账不还新账还想赖。   美国这么做根本不是没钱,而是故意把会费当政治筹码,上世纪80年代起就靠这招向联合国施压,想左右人员安排和决议制定,后来甚至直接立法,不管怎么催只肯缴22%的费用。   它还摸透了《联合国宪章》的漏洞,每次只缴少量费用,刚好把欠款控制在不丧失投票权的范围,一边欠着几十亿,一边还能在安理会随意用否决权。   联合国既没权力发行债务,也没有针对拖欠国的有效惩罚措施,只能靠催缴和节流勉强支撑,面对美国的霸权根本没辙,自然不敢硬催。   联合国主动找中国,核心原因就是中国靠谱。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一直足额缴纳各项会费,2020到2024年这五年里,累计缴纳的联合国会费和维和摊款超过45亿美元,从来没出现过拖欠情况。   现在联合国财政状况捉襟见肘,2025年底可能面临4.5亿美元赤字,古特雷斯都只能靠裁员、砍预算应急,削减行政开支来保住和平安全、发展、人权这些核心工作。   中国的资金就成了关键支撑,不管是全球疫苗供应、粮食援助,还是冲突调解,很多联合国主导的项目都离不开中国的资金支持。   而且中国不仅给钱,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气候治理等实际工作,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联合国找中国,既是需要资金保障,也是希望中国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至于说联合国“针对中国”,其实是个误解,所谓的“针对”,本质是西方主导的话语权体系还没适应中国的崛起。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增长,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从最初的不足1%提升到现在的15.25%,成为第二大会费国,相应的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在提升。   这让一些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习惯了过去的霸权秩序,不愿接受中国的崛起和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声,就通过舆论炒作“中国被针对”“中国承担过多”来误导大众。   比如有些西方媒体会刻意放大中国在某些决议中的分歧,把正常的意见表达说成是“被针对”,却对美国拖欠会费、滥用否决权的行为视而不见。   中国积极缴费是履行国际义务,争取的是更公平的国际话语权,不是所谓的“被针对”,这种说法本质是霸权思维下的片面解读。   这件事本质是霸权逻辑和多边主义的正面碰撞。美国把国际组织当自家工具,能用就用,不顺心就用欠费施压,完全无视国际规则和全球公共利益。   中国则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国责任不是靠嘴说,而是靠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实打实的参与。   现在的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少数国家说了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多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声的渠道,而中国的崛起正好为这种变革提供了动力。   联合国需要中国这样的负责任大国,全球治理也离不开多边主义的支撑,美国的欠费霸权迟早会被国际社会唾弃。   大国担当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对国际规则的敬畏与坚守。   美国的拖欠拆不散多边主义的共识,中国的担当终将赢得更广泛的认可。大家觉得,未来联合国该如何建立更公平的财政机制,才能避免被个别国家用会费“绑架”?

0 阅读:43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3
2025-11-04 21:09

联合国坨屎

猜你喜欢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