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从马上摔下来,膝盖贯穿伤, 他拒绝太医治疗,只喝鹿血。三天后死了,临死前,他单独召见亲哥阿济格,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1650年十二月初九,古北口外,39岁的多尔衮捂着流血的膝盖,最后嘟囔了一句:“别让阿济格……乱来……” 多尔衮走后,顺治帝下旨举国举丧,可没人想到,这场丧事成了清初最凶险的权力游戏开场。 多尔衮的死,根子上是“作”出来的。 打小他就是个“病秧子”,跟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比,他黑瘦矮小,连上战场都得靠母亲阿巴亥求情。 后来跟着皇太极打仗,他拼了命补短板学骑射、练谋略,终于成了“墨尔根戴青”。 可再能拼,身子骨的底子在那摆着。 30岁就得了“风疾”,常年头疼目胀。 又有着抽烟的坏毛病,常年鼻烟壶不离手,每天半两鼻烟。 还贪杯,顿顿喝大碗牛奶,吃牛油烧菜,油腻的东西堵得血管不通。 更要命的是他的脾气。 多尔衮争强好胜,什么都要争第一。 战功要最多,权位要最高,连女人都要最多。 他有11个妻妾,却没生下一个儿子,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后来被送到蒙古联姻。 长期的焦虑和纵欲,让他的身子像根浸了水的绳子,越绷越脆。 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因为“居家烦闷”去喀喇城打猎,其实是想散散心。 可刚出猎就踩进雪窟窿,马受惊把他掀下来,膝盖撞在岩角上。 这伤对普通人来说可能要养仨月,对多尔衮而言,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医说要清创取碎骨,他偏不信,喝了三头鹿的热血,结果伤口化脓,高烧不退。 到十二月初九,他终于撑不住了,召来阿济格交代后事,话没说完就闭了眼。 多尔衮一死,他那45岁的哥哥阿济格就急了。 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身材高大,能征善战,可脑子比肌肉慢半拍。 他一辈子犯了无数错。 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丧期唱歌跳舞,被皇太极休了老婆。 松锦之战后擅自离席,差点被砍爵。 还敢跟济尔哈朗抢“叔王”的称号,说“我是太祖嫡子,该我叫”。 可他偏有野心。 多尔衮死了,他觉得摄政王的位子该轮到自己。 毕竟他是最亲的哥哥。 他偷偷叫儿子劳亲调兵,又命令多尔衮的两白旗将领“听我的”,甚至想带着灵柩进京时“踞坐首位”,摆出一副摄政王的样子。 可他忘了,多尔衮的两白旗早不想跟着他了。 多尔衮在世时,两白旗怕他。 现在多尔衮死了,他们只会觉得阿济格这个暴戾又没脑子的人,会把他们拖下水。 于是两白旗将领假装答应,转头就向济尔哈朗告发“阿济格欲谋乱”。 更关键的是,顺治帝早有准备。 多尔衮刚死,孝庄太后就让刚林快马加鞭进京,通知济尔哈朗关闭九门,调精锐守在德胜门。 等阿济格带着人到了德胜门,发现城门紧闭,两边胡同里全是禁军,手里的长枪对着他。 他带的300兵,哪是训练有素的禁军的对手? 没半个时辰就被捆得结结实实。 12岁的顺治帝,其实早不是任人摆布的娃娃。 他在多尔衮的压制下活了12年,看着多尔衮称“皇父”,看他把两白旗当私兵,看他随意罢免官。 他知道,这个叔叔早晚会篡位。 所以多尔衮一死,他就跟孝庄太后联手,布了个“关门打狗”的局。 等阿济格被捆到太和殿,顺治帝只看着他说了一句。 “不管你哥临终说了什么,不管你想干什么,你已经输了“。 随后,阿济格被赐白绫自尽,他的儿子劳亲被削爵,两白旗的兵权收归济尔哈朗,顺治帝开始亲政。 多尔衮的“皇父”称号被废除,坟墓被掘,尸体被鞭尸。 这个曾经的“摄政王”,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 多尔衮一辈子争强好胜,最后栽在自己的身子骨和弟弟的蠢上。 阿济格以为能捡便宜,结果成了权力游戏里的弃子。 大清的权力,从来不是靠血脉,不是靠武力,是靠脑子。 你得会藏,会等,会布一个让对手钻进去的局。 主要信源:(齐鲁壹点——揭开摄政王多尔衮塞外猝死之谜)

									
									
									
									
									
									
									
									
								
笨笨
一会哥哥一会弟弟的,到底是什么?
黄帝 回复 11-04 17:43
这种枪手混饭吃都是在别的地方不停复制粘贴,自然错漏百出[得瑟]
用户85xxx60
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长子?
fishbirdfly
上战场要当妈的求情?这是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