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突发心脏病急拨120求助,却遭接线员辱骂挂断,幸得民警送医脱险,急救中心仅轻罚涉事人员,引发广泛不满。 2025年10月11日,北京市民李女士途经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发心律不齐、心肌缺氧,紧急拨打120求助。 接线员询问地址时态度不耐烦,不仅未安抚其濒危情绪,还辱骂“你他m傻X吧”,随后直接挂断电话。 李女士万幸求助民警才得以送医,医生称晚送医或引发严重风险。 事后李女士通过12345投诉,北京市120回应涉事接线员因“家里有事”情绪失控,仅作“扣除绩效”处理,涉事者也仅口头简单道歉。 李女士不满该结果,要求其公开书面道歉并出具正式处置说明。 120是生死攸关的生命线,接线员的职业底线应是先保生命、再谈其他,涉事者却将私人情绪变成刺向求助者的利刃,本质是职业素养的彻底失守,即便有工作压力、家庭琐事,也绝不能以情绪失控为由漠视他人生命,这已不是失误,而是对职业责任的背弃。 急救中心的处理大家都觉得是敷衍,仅扣除绩效、模糊的内部流程说辞。这暴露了管理层面的敷衍与纵容。 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不仅未正视生命线失守的严重性,更未向公众传递守护生命的诚意。 公众对120的信任,建立在每一次专业、负责的处置上,一次轻描淡写的处理,消耗的是整个急救体系的公信力。 若不补上职业培训、心理疏导、问责机制的漏洞,生命线恐将沦为惊心线,下一个遭遇危机的人,可能连求助的机会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