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这名河南初二的女生因为英语试卷背面写了一句“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

史叔温情 2025-11-04 15:14:13

1973年,这名河南初二的女生因为英语试卷背面写了一句“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被老师批评后选择跳水自杀,这件事曾轰动一时,这个女生名叫张玉勤。 “她才十五岁啊!”一位同学哭着喊出这句话时,全场都安静了。这件事惊动了整个教育系统,也让无数人第一次反思:教育,到底是为了分数,还是为了人? 当监考老师看到张玉勤写在试卷上的话时,皱起了眉,立即把卷子交给班主任。张玉勤的班主任杨老师是个严格的人,他觉得这不仅是学习态度问题,更是思想上的错误。第二天早晨,学校开全校大会,当众点名批评她,说她“思想不纯”“学习态度恶劣”。 同学们都在下面看着她,有人窃笑,也有人觉得尴尬。批评结束后,杨老师还让她写检讨。张玉勤站在讲台上,低着头小声说:“老师,我错了。”那一刻,她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而午饭后,她一个人走出校门,再也没有回来。三天后,人们在离学校不远的虎山水库里找到了她的尸体。那个穿着蓝布衫的女孩,静静地躺在水里,仿佛在睡觉。她才十五岁,一个本该坐在教室里、憧憬未来的年纪。 短短几个月后,河南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系统都被要求“引以为戒”。一场“教育路线大讨论”就此展开,文件、讲话、检查层出不穷。可是,那个真正失去生命的孩子,却再也没有人提起。 直到几年后,事件才被重新调查。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张玉勤并不是“被政治压迫的烈士”,也不是“反动思想的代表”。她只是一个因为学习吃力、情绪压抑、被批评后走极端的普通学生。 其实教育的本质,不该是“塑造标准化的优秀学生”,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分数固然重要,但它不是生命的全部。一个孩子如果因为一次考试、一次批评就被压垮,那绝不是孩子脆弱,而是我们的大人太冷漠。 有人说,她那句“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体现了“民族自豪感”;也有人说,那是“无知与偏激的象征”。其实都不对。那只是一个十五岁女孩的情绪宣泄,一个孩子的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要背那些陌生的字母,也不懂学习背后的意义。 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教训不能忘记。今天,当我们看到孩子考试失利、学习困难时,能不能多一点耐心?当我们作为父母或老师,准备训斥一句“你怎么这么笨”时,能不能先问一句:“你是不是太累了?”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思考,也学会在失败中找到力量。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完美的人,而是拯救那些被忽视的人。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丨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 河南党史方志丨【河南重大党史事件】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0 阅读:72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