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使领馆11月3日写道: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中方着眼长远...... 特朗普总统:“我们也着眼长远。” 美国驻华使领馆刚发了段特朗普的专访,直接把美国舆论圈最近喊得震天响的“对华强硬”老调门给搅了。 CBS记者追着问“中国到底是多大的威胁”,特朗普没顺着那些政客“喊打喊杀”的路子说,反倒回了句“它跟别的国家没区别,我们对他们来说也是威胁”,最后补的话更实在:“与其一门心思把他们打败,不如跟他们合作,这样咱们才能更强大、更厉害”。 这话一出来,不少盯着中美关系的人都愣了,跟之前某些政客的激进话比,画风真不一样。 说“互相是威胁”,其实点透了中美关系最实在的一面,俩都是体量超大的国家,在科技、产业这些地方有竞争太正常了。 就像班里俩尖子生,争名次很正常,但再争也不能上去就把对方课本撕了吧。特朗普能说这话,刚好赶上中美经贸磋商刚谈成一批成果,白宫都放出落实的时间表了,这事儿绝不是碰巧。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说“相处得非常好”的时候,美国财政部长紧跟着就表态“美方不想跟中国脱钩”。 这俩声音放一块儿,意思就很明白了,美国商界早用脚投了票,去年中美贸易额稳稳站在6000亿美元上下,美国农场主盼着中国的大豆订单,硅谷的企业舍不得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就连美国的新能源产业,都得靠中国产业链帮忙配套。真要一门心思“打败”对方,先不说能不能成,自家饭碗都得晃三晃。 其实中方的态度一直摆这儿呢,所谓“着眼长远”,从来不是空话。从进博会年年都有美国企业组团来,到两国在气候变化、禁毒这些国际事儿上合作,再到最近经贸共识落地,本质上都是在“携手做事”。 中国市场不是谁的私人后花园,但也从没关过门。就像特朗普说的,“强大的国家”之间,合作本来就是双向的,美国的农产品、高端设备能进来,中国的制造品、新能源技术也能出去,这才是双赢。 当然了,没人说中美之间一点儿摩擦没有。科技领域的竞争、贸易规则的磨合,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坎儿。但关键是怎么处理:是像街头吵架似的互相拆台,还是坐下来把各自的想法说清楚?特朗普这话里,最有价值的就是“着眼长远”这四个字,短期的摩擦再热闹,也不能盖过长期的共同利益。 要知道,现在全球经济复苏本来就费劲,中美这两个“发动机”要是真闹僵了,受影响的可不光是两国。就像这次中美经贸磋商谈成后,国际股市都跟着涨,这就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的信任票。说到底,“变得更强大”的前提,从来不是把对方拉下马,而是在良性竞争里互相帮着进步。 特朗普这话之所以受关注,就是因为他跳出了“非敌即友”的死胡同。中美不是只能对着干,而是既竞争又合作的伙伴。中方早说过,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正道,现在美国高层能有这种务实的说法,绝对是个好信号。毕竟,真有长远眼光的人都明白,在这个各国都连在一起的世界里,一起把蛋糕做大,可比抢着分一小块聪明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