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台湾不好办了,有外媒爆出猛料,原来台湾地区是俄罗斯石脑油的全球最大买家,过去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04 18:55:23

这回台湾不好办了,有外媒爆出猛料,原来台湾地区是俄罗斯石脑油的全球最大买家,过去西方媒体一直在指责与俄罗斯做生意的人,台湾媒体还跟着西方媒体也进行各种抹黑报道,现在可好,原来自己台湾岛上的企业和俄罗斯做生意一点都避讳。 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拉开帷幕,西方阵营迅速祭出能源封锁大旗,美国和欧盟带头切断俄罗斯原油及衍生品进口,目的是堵住对方的军费来源。台湾当局也没闲着,外交部门连连加码出口管制,将3300多个俄罗斯实体拉进黑名单,表面上看跟国际步调齐平。岛内媒体风向一致,层层报道任何沾边俄罗斯交易的举动,把它们贴上间接助战的标签,企业界本该低调避险,可现实总爱打脸。 石脑油这东西,对台湾石化链条来说是命根子,尤其是半导体产业占全球过半,原料一断就全线瘫痪。冲突头几个月,全球油价像坐火箭,替代货源贵得离谱,进口成本直线上升,企业开始暗戳戳调整路径。 开战前俄罗斯石脑油只占台湾进口9%,两年多过去,这个比例飙到高位,企业为稳生产线,转向便宜货源,巧妙绕过部分限制框架。这种务实操作短期解渴,长远却成把柄,台湾能源高度依赖几家大厂,决策空间窄巴巴。国际制裁浪潮下,岛内企业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嵌在全球网里,经济命脉和外交表态的扯皮,从没这么刺眼。 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报告10月1日一出,舆论瞬间沸腾。这份基于公开贸易数据的分析,直指2022年2月到2025年6月,台湾累计进口俄罗斯石脑油680万吨,价值49亿美元,占对方出口总量20%,稳坐全球头名。 上半年就达190万吨,13亿美元,每月量是两年前平均的6倍。 石脑油不是闲置燃料,而是提炼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关键原料,直供电子元件和包装材料生产线。台湾半导体工厂一刻不能停,供应波动就可能拖累芯片输出。报告强调,高峰期正好踩在西方制裁加严的节点,俄罗斯货价低迷,性价比拉满。相比印度和中国大陆的进口虽多,但台湾集中度更高,少数企业主导采购,凸显特殊位置。 英国卫报以此为切口,深度剖析台湾制裁落实的软肋,企业常用新加坡或韩国中转港接货,避开欧盟直禁,可数据不透明,监管像大海捞针。这种灰色玩法在全球能源圈司空见惯,却在敏感时机曝光,摊开台湾能源账本,政策执行的裂缝一览无余。经济要紧过政治口号,小经济体里常见,但外头指责少不了。 台塑石化作为岛内石化龙头,自然首当其冲。这家公司接手了俄罗斯石脑油进口的96%,依赖从冲突前9%跃至2025年上半年90%。 高雄和麦寮炼厂年处理能力巨大,进口货快速转成下游产品,撑起塑料和电子产业。采购多走第三方中转,折扣幅度达20%,甩开中东选项。相比中油2024年6月后已停进口,台塑的持续动作格外显眼。 私企灵活性是优势,可风险也放大,盟友一压,换供应商得几个月缓冲。台湾石化格局中,台塑占进口七成,其抉择直牵全岛供应。冲突三年,全球石脑油市场洗牌,俄罗斯转向亚洲,台湾捡到便宜。这种市场驱动的依赖,本是顺势而为,报告一爆,就变外交烫手山芋。企业强调合规,称符七国集团豁免,可质疑声浪不减。能源贸易逐利本色,台湾这案子折射小岛在巨头博弈的尴尬。 过去几年,西方媒体和台湾媒体总爱点名批那些跟俄罗斯交易的势力,印度和中国大陆没少挨骂,现在轮到自家企业,局面翻转得快。报告显示,台湾进口高峰期,俄罗斯石脑油价位徘徊在制裁价上限附近,88%的货轮用的是价格上限联盟国的船只或保险,却超标交易明显。 这不只经济账,还牵扯地缘风险,美国已对印度下二次关税,台湾若继续,恐步后尘。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此类原料,全球份额过半,一朝断供,后果不堪设想。企业为利润率,绕道中转港,监管部门却难把控全链条。国际社会审视盟友履约,台湾的能源策略成镜子,照出政策与现实的脱节。小型经济体夹缝求生,短期稳链条,长远外交代价不小。 台湾当局回应低调有讲究。经济部长龚明鑫在立法院质询中承认进口事实,但把球踢给欧盟,说企业按现行规范采购,明年禁令扩即停。 外交部门辩称,两年前已卡住对俄高科技输出,能源进口算例外。这种推责姿态灭了眼前火,却掩不住双标痕迹。立法院辩论热烈,绿营追监管缺失,蓝营攻外交失策。龚明鑫提美方关税变数,暗示台湾挤在灰色区间。台塑高层表态,私营炼厂准备配合欧盟新规。 中油自2024年6月无俄罗斯石脑油进账,煤炭进口降67%,证明减量路径可行。事件以当局让步和企业调整收尾,政策裂隙在压力下收紧。煤炭方面,私企月均花4100万美元继续买,整体依赖虽降,但暴露能源多元化的痛点。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