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大量美国女兵抵达日本,她们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日本的。她们杠着行李走

罗普娱记 2025-11-05 10:56:45

1945年,大量美国女兵抵达日本,她们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日本的。她们杠着行李走下军舰,她们的任务是在日本驻军。 1945年7月,美中英三国发了《波茨坦公告》,明确说日本投降后盟国要派兵占领它。 可美国不想像占领德国那样分区管控,杜鲁门早就打定主意,不让苏联有插手日本的机会,而当时国民党政府忙着打内战,根本抽不出兵力去日本,最后就变成美国单独负责占领日本的主要任务。 美国能派出这么多女兵,其实还和日本自己有关。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正式参战,当时陆军一下缺了十多万人,没办法就开始招募女兵。没想到美国女人响应特别积极,报名的人数是原计划的七倍多,很快就组建了女子军团。 一开始女兵只是做辅助工作,后来发现她们战斗力一点不比男兵差,到1943年就有了正规的女兵部队,和男兵平起平坐。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了原子弹,日本天皇扛不住了,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28日,首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横须贺登陆,麦克阿瑟带着15万美军占领了日本全境,到9月6日驻日美军已经达到46万人,这些部队里就有大量女兵。 她们扛着行李走下军舰时,个个都带着胜利者的派头,毕竟日本是打败了的国家,只能恭恭敬敬迎接她们。 这些美国女兵的任务不只是驻守,还要做军队里的后勤、通讯、医疗等工作,和男兵一起维持驻日美军的运转。可日本政府看到美军里有这么多女兵,心里犯了愁。 原来日本早就想好了讨好美军的办法,学着当年在中国建慰安所的样子,也在日本建了专门给美军服务的慰安所,一开始招了3万名女性,还骗她们说是“涉外俱乐部女性事务员”,说包吃包住待遇好,其实就是做慰安妇。 等发现有大量美国女兵后,日本政府又慌了,因为这些女兵也有和男兵一样的需求。在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日本,招慰安妇都难,更别说招给女兵服务的男的了,但为了讨好美军,只能硬着头皮办。 他们又用老办法骗人,打着“美军助理生活指导员”的名头招人,广告上写着免费包吃住、给高薪,每天能拿三美元,这在战后缺吃少穿的日本可是个大诱惑。 很多日本年轻男人,有的是流浪汉,有的是被裁的军人,还有的是家里揭不开锅的穷小子,一听有这好工作都抢着报名,根本没人知道具体要干啥。报名后先得做全面体检,抽血、尿检、查心脏,一点问题没有才能通过。 一开始还好吃好喝伺候着,给鸡蛋、鸡肉、猪肉,这些人还以为真遇上了美差事,没想到最后被拉到了慰安所,进了只有一张床、一张桌椅的单间,直到美国女兵进来,才明白这份“高薪工作”的真正内容。 1946年的时候,驻日的美国女军官和女兵差不多有1万人,一开始慰安夫只有几十名,后来需求越来越大,就形成了严格的轮班制。 这些慰安夫的日子特别苦,有过来人说美国女兵力气大得吓人,还有人因为受不了崩溃,但还得写保证书不能泄密,不然就被遣送回家。十个人里有九个撑不过三个月,身体到处是伤,精神也出了问题。 那边慰安妇的处境更惨,东京到横滨的一间慰安所里,一百多个女人每天要接待五六百名美军,大阪地区平均每天更是有1800人次。 卫生条件差得很,每天要用掉三百打安全套,到1946年6月,美军里得梅毒、淋病的人占到了17%。很多女人干三四个月身体就垮了,要么被赶走,要么被送到郊区没人管的病院。 到1947年,日本老百姓慢慢知道了这些事,舆论一下子炸了,到处都是抗议的声音,日本政府没办法,只能名义上把慰安所关了。可暗地里那些性服务还在继续,一直到1952年美军驻扎体制变了才渐渐消失。 这场闹剧留下的后遗症却延续了几十年,据1958年日本卫生部统计,战后出生的“父不详、母不详”的孤儿就有6万人,大多都在驻军附近。 那些慰安夫很多得了终身的病,一辈子不敢说自己的经历,有人到死都只有两个人敢来送葬。 美国女兵在日本待了好几年,她们的任务从一开始的驻军辅助,慢慢变成了维持美军日常运转的一部分,而她们作为胜利者的特权享受,也间接催生了日本慰安夫这个特殊群体。 直到今天,那些当年的受害者档案里,还留着老人们不敢言说的伤痛,这也成了日本战后历史里一段没法抹去的屈辱记忆。

0 阅读:133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