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孙正义刚以320亿美元买下ARM,便看中了还未崭露头角的英伟达。他将黄

盖说社会 2025-11-05 14:11:15

当年孙正义刚以 320 亿美元买下 ARM,便看中了还未崭露头角的英伟达。他将黄仁勋请到自家花园,直言市场严重低估了英伟达的价值,还预判其未来发展会 “炸天”。于是孙正义主动提出借钱给黄仁勋,助他买下整个英伟达并完成私有化。彼时英伟达市值仅 575 亿美元,且外界只把它当作游戏显卡厂商,没人预见 AI 会让 GPU 成为核心算力硬件。黄仁勋考虑到私有化后融资、战略调整等诸多压力,最终拒绝了这个提议,如今他也坦言十分后悔当初没接受这笔钱。   孙正义这眼光确实毒辣。2016年那会儿,英伟达还在吃游戏显卡的老本,股价在30美元上下晃悠,华尔街那帮分析师压根没把它当回事。可孙正义偏从ARM的芯片架构里看出了门道,觉得GPU迟早要统治计算世界。   他跟黄仁勋在花园里散步时,手指着天空说未来是AI的天下,而英伟达的GPU就是通往新世界的钥匙。   这番话要搁别人嘴里可能像吹牛,但从孙正义嘴里说出来,分量完全不一样。毕竟这哥们儿刚创下了科技圈最大收购案,腰杆硬得很。   黄仁勋当时心里肯定打鼓。私有化听着美,但实操起来全是坑。首先得找银行借钱,光利息就能压死人;其次退市后公司没了融资渠道,万一研发资金跟不上,直接凉凉;最要命的是战略调整,从游戏显卡转向AI计算,这可不是拍脑袋就能成的。   黄仁勋后来回忆说,当时觉得孙正义想得太简单,没考虑到执行层面的难度。现在回头看,这犹豫直接让他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要是当时黄仁勋点了头,现在会是啥光景?英伟达市值早就破万亿了,黄仁勋个人财富至少翻十倍。   更关键的是,私有化后公司不用看华尔街脸色,想怎么投AI就怎么投,说不定现在连OpenAI都是英伟达的子公司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黄仁勋这个决定,堪称科技史上最昂贵的“谨慎”。   孙正义这波操作也暴露了他的投资风格——要么不投,要投就赌大的。他看准AI是未来,就想把整个产业链都攥手里。   ARM做芯片架构,英伟达做计算核心,这组合拳打出去,直接垄断AI硬件市场。可惜黄仁勋没接招,软银后来只能自己折腾,结果ARM在AI时代反而被英伟达甩得老远。   这事最讽刺的是,黄仁勋拒绝孙正义的理由,后来全成了英伟达成功的秘诀。他担心的融资问题,靠着AI概念轻松解决;害怕的战略转型,反而成了公司最大的增长点;   至于执行难度,英伟达用十年时间证明,只要方向对了,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现在黄仁勋每次公开场合提到这事,都忍不住摇头,说当时太保守了。   科技圈这种“擦肩而过”的故事不少,但像孙正义和英伟达这么戏剧性的真不多。一个看准了未来却没能抓住,一个抓住了机会却差点错过。这事告诉我们,在科技行业,有时候最大的风险不是冒进,而是犹豫。   黄仁勋虽然后悔,但至少后来抓住了AI浪潮,而孙正义呢?他还在为当年没买下英伟达而耿耿于怀。

0 阅读:118
盖说社会

盖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