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裁员数千人,加速转向AI与高利润软件业务 科技巨头IBM正通过裁员数千人

数学指南针 2025-11-05 17:24:43

IBM裁员数千人,加速转向AI与高利润软件业务 科技巨头IBM正通过裁员数千人来重塑其未来,而背后是其对AI时代企业生存之道的残酷计算。 IBM于11月5日宣布,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裁减“低个位数百分比” 的员工。根据截至2024年底约27万名员工计算,此次裁员将影响数千人。 尽管部分美国员工可能受到影响,但公司预计美国整体就业水平将保持稳定。这波裁员并非孤例,在亚马逊和Meta等科技巨头近期也宣布了大规模裁员计划。 01 业务重构:向高利润软件与AI的战略转型 在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的领导下,IBM正加速从传统业务向高利润软件和云服务转型。 这一战略转型的核心是IBM对Red Hat和HashiCorp的收购,这两项关键布局显著增强了IBM在混合云和开源软件领域的实力。 IBM软件业务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10%的收入增长,已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动力。 相比之下,其咨询部门面临压力,收入下降了2%,这种业绩反差解释了IBM为何急于将资源重新分配至更高增长的软件领域。 Arvind Krishna明确表示,他正致力于推动软件部门成为IBM最大业务板块,这一战略在AI云服务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02 AI布局:从“大而全”到“小而美”的模型策略 与其他科技巨头追逐庞大模型不同,IBM走了一条更务实的企业级AI路线。 IBM采取 “小而美”的模型适配策略,构建多个AI代理协同的智能生态。 这种方法的实际体现是他们的watsonx Orchestrate平台,该平台已完成与Adobe、AWS、微软Azure等1000多项核心业务系统的集成。 今年10月,IBM宣布推出IBM Digital Asset Haven,这是一个面向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扩展其数字资产运营的综合平台。 近期,IBM还发布了Granite 4 Nano系列超小型开源生成式AI模型,这些模型设计用于在设备端、边缘或浏览器内运行,使开发者能够部署高效安全的AI应用而无需依赖云端。 在硬件层面,IBM与NVIDIA合作,推出了基于NVIDIA AI数据平台参考设计的IBM Fusion,该平台已在美国UT Southwestern医学中心部署,用于加速药物发现和临床培训。 03 AI增效:不是替代人力,而是提升产能 IBM对AI的定位有着独特见解。Arvind Krishna在近期采访中强调,AI不应被视为简单工具,而应视作组织中的“员工”。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为AI明确岗位职责、重新设计工作流程,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落地。 Krishna指出,AI的回报不应聚焦于节省人力成本,而在于提升生产力和创造更大的产出。 他透露,IBM计划通过AI和自动化在2025年底前实现年化45亿美元的生产力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IBM内部使用AI工具已使开发者效率提升了30%-45%。 AI代理已接手约200名人力资源员工的工作职能,但这并非单纯为了减员,而是为了让公司能够扩充销售团队及软件开发人员规模。 04 未来展望:IBM在AI时代的生存概率 面对AI时代的激烈竞争,IBM选择的是一条差异化道路。 “我们不去追赶别人,而是问自己‘有没有一条我们能站稳的差异化路线?”,Krishna如此描述IBM的战略决策逻辑。 IBM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投入也正进入收成期。 其与东京大学的合作标志着量子计算进入新阶段,部署的156量比特Heron处理器使系统量子门操作误差率降低了3至4倍,运行效率提升60%。 然而,IBM仍需应对多重挑战:AI代理的全链路治理难题、混合云市场与AWS/Azure的正面竞争,以及联邦研发资金削减对基础研究的冲击。 但IBM通过内部AI应用已实现35亿美元成本优化,这一实实在在的成果证明了其战略的有效性。 --- IBM的转型轨迹折射出所有传统科技巨头在AI时代面临的共同挑战:要么重塑自我,要么面临边缘化。 华尔街似乎看好这一战略,今年IBM股价随之上涨。 但背后更深层的是,技术产业正经历根本性转变——从追求规模扩张到注重价值创造,从依赖人力资源到人机协同。 IBM能否在AI 2.0时代重现昔日辉煌,取决于它能否在技术革新与商业稳健间取得平衡。

0 阅读:2
数学指南针

数学指南针

感谢大家的关注